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的方式,以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含氟丙烯酸酯单体为原料制备了粒径分别为30nm、75nm、210nm左右的含氟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乳液。通过乳胶粒核壳结构设计与大小粒径乳液机械共混改性两种方法研究了如何在较少含氟单体用量的情况下达到较好的表面疏水性能。并探讨了乳液聚合中多种因素对共聚物乳液乳胶粒径的影响。在小粒径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过程中尝试了催化-氧化还原引发方法。发现硫酸铜作为催化剂对过硫酸盐的氧化还原引发过程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可加速自由基生长速度,在初期产生能够大量乳胶粒,增加乳胶粒子的数目,降低乳胶粒的粒径,是制备小粒径乳液的有效方法。至今未见有报道用催化-氧化还原引发法合成小粒径含氟丙烯酸酯乳液,本文尝试了将催化-氧化还原引发法应用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和含氟丙烯酸酯单体的乳液聚合,做出了30nm左右粒径的含氟丙烯酸酯乳液,重复试验结果显示这种方法可以得到所期待的目标产物。种子乳液溶胀法是合成大粒径乳液的主要途径。本试验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制备种子乳液,再经过成倍数的同种单体多次溶胀聚合后,加入含氟丙烯酸酯单体合成大粒径的含氟丙烯酸酯三元共聚乳液。对每次溶胀后的粒径及粒径分布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发现用10倍于种子乳液单体量的溶胀单体经三次溶胀制备的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粒径较大,达200nm以上,粒径分布系数为0.076,呈近单分散性。采用XPS、CA对共聚物膜表面的疏水性能进行了表征,并采用DLS法测定了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粒径的大小及分布。用合成的不同粒径大小的含氟丙烯酸酯乳液以不同的体积比进行共混,研究了共混后成膜的粗糙表面对疏水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不同粒径乳液混合以及控制乳液加入量,成功的制备了接触角达93°的疏水性优异的共聚物膜。所得乳液稳定性、成膜性良好,共聚物膜表面具有仿荷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