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n核壳结构高温钎料的制备及曲面化合物生长行为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qwqw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子工业向高集成度和小型化发展,电子器件的功率密度也在随之不断升高,这就导致了高的电流密度和大的热能释放,从而要求电子器件中互连焊点所能承受的工作温度随之升高。尤其对于诸如航空航天、汽车电子、油气勘探中的深井探测等这类在苛刻环境条件下工作的电子器件而言,要求更为苛刻。目前,电子器件中所使用的大部分芯片由硅(Si)制成,由于硅自身的物理条件限制,它不能在高于150℃的条件下稳定工作。近些年,碳化硅(Si C),氮化镓(Ga N)凭借其宽的禁带宽度、高饱和电子漂移速率、大的临界击穿强度、和高热传导率等优异性能成为了功率半导体最理想的材料。最重要的是,Si C可以在超过600℃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良好的性能。因此,需要寻找合适的芯片贴装材料来使Si C功率器件在高温下得以将其优异的性能发挥出来。Cu@Sn核壳结构粉体作为一种新型钎料可以满足低温回流、高温服役的要求,是一种理想的高温钎料。课题首先对已有的Cu@Sn核壳结构粉体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具体对制备工艺中的各项重要参数做了细致的实验探究,总结出了工艺参数与粒径大小之间的关系,使优化后的Cu@Sn核壳结构粉体制备工艺能够适用于不同粒径大小的待镀Cu粉。随后通过理论计算和具体实验确定了Cu@Sn核壳结构粉体互连材料在Cu-Sn反应面积和Cu扩散源上具有的优势,这种大的反应面积和多的扩散源使Cu@Sn核壳结构焊缝相较于传统TLP焊接具有更短的回流时间,这对贴装过程中功率器件的保护非常有利。通过对各粒径Cu@Sn核壳结构焊缝在不同回流时间下的组织形貌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确定了核壳结构粒径与焊缝剪切强度之间的规律;通过理论计算及实验验证的方法确定了各粒径核壳结构颗粒回流过程中生成Cu-Sn IMCs时的体积变化,探寻了导致焊缝失效的原因。最后,课题将这种Cu@Sn核壳结构粉体制成了钎料膏并进行了性能表征,这种核壳结构钎料膏对基体表面质量要求低且具有使用方便等优势,更加符合工业生产的实际要求。
其他文献
本文将微纳光学技术引入高压科学研究领域,针对高压科学研究的技术特点,搭建了高压原位暗场光谱表征设备,尝试在压力条件下对钙钛矿单根微纳结构的光泵浦光致发光谱的表征,利
目前,在“德国工业4.0”的大背景下,智能制造和智能生产将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现代工业化智能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制造设备被投入使用,但由于设备长时间处于
重卷拉矫机组作为冷轧带钢生产线的最后一道机组,其轧制能力直接决定了成品带钢的品质。而活套作为储存和释放带钢的设备,是保证重卷拉矫机组连续生产的关键设备。同时,立式
轮腿机器人具有行进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运动灵活性高等优点,因此在未来的生产生活、救援救灾和太空探索中都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与价值。为了进一步增强轮腿机器人的环境适应能
图像匹配与拼接是将两幅或者多幅具有重叠区域的窄视角图像先匹配然后拼接成为一张宽视角、高分辨率图像的技术,现在已广泛地应用于医学图像、遥感图像、虚拟现实等领域。图
滚动轴承不仅是各种机械设备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重要旋转部件,同时也是最易损坏的零部件之一,其运行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机械设备的状态。因此,为了防止其意外失效或发生
现如今我国的制造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劳动成本急剧增加,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来说继续采用传统手工作业方式很难生存下去,迫于市场压力不得不进行企业转型,使用先进的工业
发动机叶片具有承受载荷大、制造精度高以及叶片材料的合金化程度高、难成形、难加工等特点。由于叶片的型面扭曲大,截面多,型面尺寸复杂,采用传统的铣削加工方式刀具损耗较
当今时代,无论是食品安全性、环境质量监测、还是医疗疾病诊断,应用的传感器都要求体形微小、免标记、传感灵敏、快速实时检测等特点,因此微型可集成的传感器的研究一直是国
在用工成本攀升,制造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串联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以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柔性好、安装空间小等优势,可作为替换传统机械加工单元的智能化加工设备。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