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惯性一词来自于英文单词“momentum”的翻译,momentum在物理学中用来表示物体运动的惯性或动量,在证券投资实务领域中有趋势的含义,本文将momentum翻译为惯性。在证券投资界和学术研究中,惯性指证券保持正(负)的超额收益率。惯性现象是目前证券投资领域中最重要的异常现象之一,同时也是有效市场假说和行为金融学争论的焦点,有效市场假说认为不应该存在惯性现象,因为弱式有效就意味着所有技术分析都没有意义,而行为金融学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惯性现象的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技术分析学派平反。在对惯性现象的解释及其影响因素方面,上述二个学派亦有巨大争论。在研究设计上,首先本文注重利用季度数据,优势在于每季度上市公司和相关机构会公布机构交易者的交易数据和财务数据;其次,本论文设计正惯性组和负惯性组来考察机构投资者第三季度交易对证券价格的影响:正(负)惯性是指,在二个季度中,二个季度都有正(负)超额收益。本文发现如果一个股票在前二个季度保持正(负)惯性,在第三个季度是否能持续惯性,取决于机构投资者的建仓行为。正惯性组的股票,如果第三个季度有机构投资者大幅度买入(卖出),则惯性持续(停止)。负惯性组与正惯性组类似。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研究,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是在谈论相关背景后引出问题,阐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惯性现象作为投资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但从机构投资者建仓行为角度出发,有必要对其影响因素进一步探究。第二部分是文献回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关于惯性现象存在性研究、惯性策略与反转策略,惯性策略与反转策略的影响因素、惯性现象与反转现象的解释,最后是文献评述,通过研究发现目前少有文献采用实证模型对机构投资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是相关理论分析,主要包括有效市场假说理论、行为金融学、机构投资者建仓行为等。第四部分为实证分析,本文模型一利用2016年到2018年沪深300指数成分股检验假设一,即在一个季度内超额收益率与机构投资者建仓成正比;模型二利用2014年到2018年的上证A股数据检验假设二,即如果一个股票在前两个季度形成明显的惯性,则第三个季度的收益率仍取决于机构投资者的建仓行为,而与惯性无关。检验过程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以及稳健性检验等方法。第五部分对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针对上一部分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