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对教师而言,是一场全方位的挑战,也可以说是一次“职业革命”。面对新的挑战和要求,教师不能被动地成为新课改的承受者,而应成为主动的适应者。高中课程以分科形式教学,英语科目是重要的学科,因此研究高中英语教师的适应状况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适应是一个变化的过程,适应性是个体的能力。教师适应新课改的过程中,由于其先在知识背景、技能、经验不同,对新课程改革适应的进度和程度有明显的差异,适应不良就是教师在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教学行为中,出现的种种偏离或偏差,表现在不能进行积极主动的身心调整,教学行为与课程目标之间仍有落差等现象。教师适应不良与适应困难、适应不能有着不同的内涵和意义。适应不良是教师适应新课改的一种状态,从心理学标准是片面的认知、消极的执行;从教育学的标准突出被动的需求和低效的发展。《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具体的英语教学目标,要求教师理念作出全面的调整;英语课程采用了模块的编制形式,改变了“千人一书”的统一局面,课程从“统一”走向“选择”,要求教师在研究课程、学生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教材选择、课程开发、整合能力;高中英语新课程摒弃单纯的语言灌输教学方式,倡导任务型语言教学,鼓励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强化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研究中发现,在探索中成长。新课程改革提倡合作探究的教师文化,要求教师改变孤立封闭的工作方式,走向合作理想愿景。在调查、访谈和听课过程中,教师对新课改适应不良主要表现对理念表面认同,但在实际操作中却“知而未行”或“割裂式”实现;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课模式相似,缺乏个性表现和创新意识;同时,教师的科研、课程开发能力有待提高;在新课程改革中,许多教师感到“压力变大”,自我体验中较多的是被动和强迫,仍以知识传授为主;任务型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成为观摩课的“表演秀”,学生情感目标和价值观无从实现;教师之间合作随机性大,没有制度保证,合作效率低下。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存在“二元对立”的认知模式,对新课改理念的浅层认知;教师能力结构有待优化,尤其是以教学为着眼点的研究能力有待提升,课程开发能力有待引领;同时,课程改革的保障制度中对省情研究不足,评价体系单一、培训工作的技术化操作是造成教师适应不良客观原因;社会权威文化及传统的教师文化限制了教师的积极主动的适应。为改变教师适应不良现状,我们应消解教师的抗拒心理,排除教师畏难情绪,从环境上促进教师的心理适应。优化教师能力结构,增强课堂创新意识,提高教师研究水平,尤其是以教学视域的研究,组建课程领导“先导小组”,走向积极主动的课程开发。增加新课程改革中省情研究,回归合格性评价地位,进行校本化教师培训,完善课程改革保障机制;建立合作的校际文化,培养教师探究意识,促进社会多方参与和支持新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