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地表层常会有高程、岩性、速度、构造等多方面复杂的变化,从而引起静校正问题,导致接收到的来自同一界面的反射波相位和时间的畸变,极大地影响着叠加剖面的成像和构造形态。本文针对复杂的近地表情况,利用层析成像技术反演近地表速度模型,进而求解静校正量,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本文首先介绍了静校正基本概念、静校正成因、静校正对地震勘探的影响和解决静校正的几种方法技术,包括野外静校正(小折射+微测井)、折射波静校正和层析成像静校正,其中野外静校正,由于剧烈的地形起伏和速度变化导致内插困难,因而只适合地表条件相对简单的地区;折射波静校正是一种使用广泛的技术,但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全区存在一稳定折射层和表层速度已知,因而其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层析反演静校正利用初至走时信息,采用层析成像技术,反演速度连续变化的表层低降速带,避免了层状速度结构的假设,更适合各种复杂近地表条件表层速度模型的建立,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适用范围。文章着重围绕层析反演静校正,介绍了层析成像技术所涉及的两种主要方法:射线追踪技术和反演方法。对于前者主要介绍了解析法、打靶法、弯曲法和矩形网格三点扰动法和最短路径网络寻优方法,前两种方法属于初值问题射线追踪;后两种属于边值问题射线追踪,分析了各自局限性,如解析法只能对少数特殊的速度分布实施射线追踪,打靶法不但可能出现盲区,也可能会出现追踪路径非时间最短路径的情况,对于速度分布函数复杂情况和两点距离较远情况,弯曲法不如打靶法有效;最短路径法是用网络节点之间的最小旅行时连线近似地震射线路径的,这种方法可以同时计算出从震源到达空间所有点的初至走时及相应的射线路径,并且不受射线理论的约束,准确地追踪出阴影区内的折射波射线路径,波速模型的复杂性与空间维数也不会影响算法的实现,而且所得初至走时保证了全局最小的特性。这种算法灵活高效,实用性强并且克服了经典算法的缺陷,是一种较理想的算法。另外介绍了几种反演方法:投影技术(FBP)、代数重建技术(ART)、联合迭代重建技术(SIRT)、最小平方正交分解法(LSQR)。BPT方法分辨率太低,只用于粗略扫描的场合,ART法计算速度快一些,但有时不收敛。SIRT稳定性好,但计算成本高一些;共轭梯度(CGLS)和正交分解(LSQR)方法,对于非病态的线性方程组完全等效;对病态方程组,LSQR等法更稳定些。其次,介绍了层析成像的基本流程和层析静校正基本流程,并进行了理论模型的试算,还在不同探区进行了实际数据的应用。用射线追踪作正演,利用LSQR算法来求解该大型稀松反演矩阵,得到近地表速度模型,对高速底进行拾取,利用反演得到的速度信息拾取高速层底界,并进行静校正计算,从而达到解决静校正问题的目的。本文最后对层析反演静校正的原理进行了介绍,给出了计算静校正量的公式,并与野外静校正方法进行了比较。从理论上阐述了层析反演静校正方法是未来静校正方法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