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DMBA涂抹的舌癌模型致癌过程中淋巴管的形态学变化,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淋巴管密度和淋巴管面积,并分析这些指标与癌症形成过程和致癌时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舌癌淋巴道转移机制提供相关依据。
方法:将48只地鼠分为两组。致癌组(40只)用1.5%DMBA丙酮溶液联合损伤涂抹舌左缘中后1/3处,每周3次,共8周,每2周取材10只,对照组(8只)不做干预,每两周取材2只。分别将鼠舌制成整体铺片、冰冻及电镜样品,大体和冰冻切片使用5’-Nase-ALPase酶组织化学染色,通过光镜、电镜观察淋巴管的分布和形态特征,用图像分析软件统计其淋巴管密度(LVD)和淋巴管面积(LVA)。
结果:金黄地鼠舌癌模型在8周内成功致癌,其组织学特征与人舌高分化鳞状细胞癌极为相似。5Nase阳性着色淋巴管呈黄褐色,ALPase染色阳性的血管呈蓝色,透射电镜观察在非典型增生组,毛细淋巴管排列规则;发展到鳞状细胞癌的早期浸润阶段,淋巴管内皮细胞被拉伸,管腔增大,分布不规则。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结果为:在非典型增生组,LVA(1429.97),LVD(39);在原位癌组,LVA(2538.33),LVD(48);在早期浸润癌组,LVA(5733.74),LVD(59),从癌前病变到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早期浸润可见淋巴管新生逐渐增多。
结论:本实验通过DMBA丙酮液联合创伤法成功建立金黄地鼠舌癌模型,并通过增加药物涂抹及刮擦次数有效缩短致癌时间。5Nase和ALPase双重染色法可以做为淋巴管和血管的特异标记方法。随舌癌进展,淋巴管内皮细胞被环形或纵向拉伸,细胞间连接增宽,淋巴管管径增粗,同时伴有新生淋巴管的形成。LVA和LVD与舌癌的形成密切相关,而与DMBA诱发时间无明显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