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超早期溶栓被认为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而溶栓后的再闭塞、再灌注损伤、继发出血三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良好解决。为此,本实验探讨了急性脑梗死家兔,经尿激酶溶栓后不同时间滴注巴曲酶防止再闭塞时的安全性。方法:雄性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每组6只。采用颈内动脉自血栓塞法建立家兔脑梗死模型。治疗1组于造模后2h静脉滴注尿激酶4万U/kg治疗;治疗2组于造模后2h静脉滴注尿激酶4万U/kg+巴曲酶2.5BU/kg治疗;治疗3组于造模后2h先静脉滴注尿激酶4万U/kg,3小时后再静脉滴注巴曲酶2.5BU/kg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用生理盐水替代治疗。各组分别于模型前、造模后2h、治疗后6h、治疗后22h,使用Thrombosaeen400C型血凝仪测定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凝血酶凝固时间(TT)四项指标;使用3-9D型综合仪测定血小板粘附率(PAR)。在治疗后22h断头取脑,冰冻切片观察脑组织有无出血,2%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有无梗死灶,以10%福尔马林固定脑组织,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梗死侧脑组织病理学变化。同时剪取梗死侧中央区域脑组织,制备脑组织匀浆液,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脑梗死发生前各项指标均无组间差异(P>0.05)。脑梗死发生后或相应期的结果如下:1.脑梗死治疗后脑组织病理学改变:正常组、模型组均无脑出血,治疗1组、治疗2组各有2例出血,治疗3组有1例出血,三个治疗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TTC染色发现,正常组6例染色正常;模型组6例均有梗死病灶;治疗1组有2例染色正常,2例有梗死病灶;治疗2组有3例染色正常,1例有梗死病灶;治疗3组有3例染色正常,2例有梗死病灶。三个治疗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通过光镜观察,治疗2、3组梗死区脑组织水肿减轻。2.脑梗死治疗前后FIB、PT、APTT、TT的变化:正常组FIB、PT、APTT、TT各时间点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模型组造模后,FIB升高,PT、APTT、TT下降,与造模前及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个治疗组治疗后6小时与造模后2h比较,FIB下降,PT、APTT、TT上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同期相比,FIB降低、PT升高,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6h,治疗2组和治疗3组FIB、PT、APTT与治疗1组同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组和治疗3组各期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3.脑梗死治疗前后PAR的变化:正常组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模型组造模后粘附率上升,与造模前及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个治疗组,治疗后6小时PAR明显下降,与造模后2h或模型组同期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2组和治疗3组在治疗后6小时明显低于治疗1组(P<0.05)。治疗2组和治疗3组之间各期均无显著差异。4.脑梗死治疗后脑组织SOD活性、MDA含量的变化:五组中正常组脑组织SOD活性最高,模型组活性最低。治疗1组与模型组及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组和治疗3组高于治疗1组(P<0.05);治疗2组和治疗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治疗组的MDA含量明显降低。三个治疗组,与模型组或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3个治疗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的病理学观察结果提示,急性脑梗死家兔经尿激酶溶栓后追加巴曲酶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是安全的。尿激酶溶栓后静点巴曲酶能减少再灌注损伤,而不增加出血发生率。通过凝血四项检测发现两药同时应用凝血机能下降明显,因此必须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同时监测凝血纤溶指标,减少出血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