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对140例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并分析出现严重并发症及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为及时有效的诊治这类疾病提供了依据。方法:利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电子病历系统,统计2012年12月至2017年12月住院治疗的140例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性别、年龄、发病原因、季节分布、出现症状到入院的时间、感染部位、实验室检查、潜在系统性疾病、严重并发症和转归等因素,并探究各因素与出现严重并发症及不良预后的关系。结果:1.基本资料: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男性82例,女性58例,男女比例为1.41:1,中、老年人(67.86%)占比例大,秋、冬季就诊人数(81人)较多。2.临床特点:患者多因肿胀、疼痛就诊,就诊前多自行服药,无效果或病情加重后来诊。最常见的病因是牙源性(50.71%),最好发的间隙是下颌下间隙(67.86%),感染中多间隙感染(80%)所占比例大。3.实验室检查:最常见的病原菌为草绿色链球菌(33.59%)和肺炎克雷伯菌(7.63%),其次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4.58%)等;5例检出厌氧菌。4.治疗:本研究中127例(90.71%)患者进行了切开/穿刺排脓,13例(9.29%)因脓肿自行破溃形成了排出通道,故行保守治疗。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60岁、合并全身系统性疾病、颈部感染,是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呼吸困难是出现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1.颌面部间隙感染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稍多,最常见的病因是牙源性,最好发的间隙是下颌下间隙。2.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方法多为抗生素用药,切开、穿刺引流等。最常被检出的细菌是草绿色链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3.年龄≥60岁、合并全身系统性疾病、颈部感染是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呼吸困难是出现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