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其生态质量的好坏标志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质量诊断能够反映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折射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客观评价区域生态质量状况及存在风险,是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路径的关键,然而相关研究成果寥若星辰。在极具典型性的党家岔湿地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质量诊断研究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宁夏党家岔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宁夏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属生态脆弱区、集中连片特困区的高度重叠区域,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从大背景、小流域、多维度研究视角切入,诊断党家岔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质量状况,可为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和社区脱贫致富提供决策依据,对于建设符合当地乡村社区居民福祉的生态型自然保护区具有启示意义,也是维系自然保护区事业健康发展的时代要求。本研究根据宁夏党家岔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乡土特征和生态要素,划分了三大单元,即水域生态单元、陆域生态单元、乡村社区单元。从生态质量维度出发,通过筛选各单元关键生态敏感要素,采用适当的方法诊断了党家岔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质量特征及存在的生态风险,初步揭示了党家岔湿地小流域生态系统的演化发展和协同机制,提出了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耦合发展的路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水域生态单元生态质量诊断(1)堰塞湖群水质为V类水,属重度污染水质,价值主要体现在景观功能方面;氮、磷营养盐类(TN、TP、COD)为主要污染物,堰塞湖水质存在进一步恶化的潜在生态风险;堰塞湖作为有机污染物的“汇”,已存在和潜在威胁不可忽视;保护区周边乡村社区缺乏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是影响堰塞湖水质的安全隐患。(2)1986—2016年保护区的堰塞湖数量由10个减少到6个,大多数堰塞湖经历了变浅、缩小,甚至消亡的演化过程;30年间堰塞湖总面积由829.87 hm2减少至487.46 hm2,减少了 342.41 hm2(41.26%);堰塞湖群水位下降,面积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甚至消失,最直接的生态环境影响就是加剧了湖泊周边地区土壤碱化和植被退化,湖滩地的沼泽和低地草甸正在逐渐被盐化草甸所取代。2.陆域生态单元生态质量诊断(1)陆域土地覆被类型包括湖滩地、草地、灌丛林地和耕地,随海拔升高陆域土地覆被类型依次为湖滩湿地—草地—林地的生态序列格局,其中在缓坡和沟间地被开辟为耕地;植被类型为水生—湿生—中生—旱生的更替,在局部地区土壤盐渍化的临界水位区间(湖滩地)出现了盐生植被。(2)湖滩湿地盐生群落斑块共发现植物种26种,盐化草甸正在逐渐演化为湖滩湿地的主导功能群落,映射着湿地生态系统的“不健康”状态;盐生群落及湖滩裸地土壤全盐表聚效应显著,土壤全盐差异是造成湖滩湿地盐生植物群落特征差异的本源性因素,推动着湖滩地植被演替的生态过程。(3)陆域草地共发现130多种草本植物,多为旱生植物,草地植物多样性较高;陆域灌丛林地多为半人工化植被,优势种均为退耕还林工程中种植的灌木和小乔木。(4)陆域耕地资源丰富,退耕还林面积基数较大,弃耕撂荒现象严重;退耕还林工程和撂荒现象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陆域土地覆被类型向地带性植被演化,从而改变了局地生态水文过程,加速了堰塞湖的消失,是堰塞湖湿地保育的潜在风险隐患。3.乡村社区单元生态质量诊断(1)党家岔湿地乡村社区农户多为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老龄化问题突出,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占主体地位;社区农户生计能力脆弱,缺乏替代性生计选择,生计技能水平普遍较低,致富能力严重不足。(2)农户作为“社会人”,并非“理性经济人”,刚解决温饱还挣扎在贫困线上,其对居住村落环境的感知度普遍较高,关注短期生计利益,关心住所“小环境”的改善;自然保护区“大生态环境”不能给农户带来直接获得经济价值,因而其对生态环境变化的感知度较低,不太关注自然保护区的保育与恢复。(3)农户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感知度不高,对环境政策的认识不足,接受程度和关心意愿较低,但对国家惠农政策满意度的感知普遍较高,对惠农政策实施表示认可。4.党家岔湿地流域生态质量综合诊断党家岔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589.80 hm2,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分别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5.00%、47.44%和37.55%。保护区耕地、林地、水域湿地面积位居前三,分别占保护区面积的43.54%、33.14%和10.62%,村庄建设用地占到自然保护区面积的5.05%。保护区生态保护状况指数(NEI)为51.6725,生态保护状况为“一般”,主要保护对象的原生生境遭到破坏,开发干扰较为明显。党家岔湿地自然保护区承担着提供生态产品的职能,当地乡村社区农户又具有脱贫致富的诉求。生态质量诊断启示我们自然保护区保育职能与乡村社区发展需求之间存在着“剥离现象”,二者各自为营。因此,在区域治理中找准乡村社区扶贫开发与自然保护区资源环境保育的契合点,是谋求党家岔湿地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路径。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协同路径,应紧贴生态治理和贫困治理两条主线,在生态法则基础上,生态扶贫框架下,统筹自然保护区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小杂粮经济、彩田农业、地震遗迹科考旅游、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同步推进为引擎,由政府主导、社区参与的一种资源共享、权力均等、义务均担的协同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