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月球缺乏重要的大气和全球性内禀磁场,只在局部区域拥有地壳磁场,这种磁异常区的磁场延伸到几百公里的高度上一般只有几n T。所以当太阳风与月球相互作用时,一般将月球简化成一个绝缘体,入射的大部分太阳风粒子在月球昼侧被吸收,行星际磁场则几乎不受影响地通过,从而在月球后面产生一个圆柱形的等离子体空腔结构,即月球尾迹(Lunar wake)。近几十年来,人们对月球在超局地阿尔芬速太阳风中的尾迹结构进行了广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月球缺乏重要的大气和全球性内禀磁场,只在局部区域拥有地壳磁场,这种磁异常区的磁场延伸到几百公里的高度上一般只有几n T。所以当太阳风与月球相互作用时,一般将月球简化成一个绝缘体,入射的大部分太阳风粒子在月球昼侧被吸收,行星际磁场则几乎不受影响地通过,从而在月球后面产生一个圆柱形的等离子体空腔结构,即月球尾迹(Lunar wake)。近几十年来,人们对月球在超局地阿尔芬速太阳风中的尾迹结构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而对月球与亚声速的磁层等离子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尤其是带有明显离子数密度下降的尾迹。而对拾起离子(Pickup ions)的观测是确定无大气、无磁场天体的外逸层(Exosphere)结构和动力学的有力工具。因光致电离而产生的源自月球自身的离子会因为拾起离子加速机制而进入环境等离子体中,这些起源于月球的等离子体可以对近月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到目前为止,大多数月球拾起离子的观测都发生在太阳风中。亚声速等离子体中月球的拾起离子过程还少有研究。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基于美国宇航局(NASA)ARTEMIS(Acceleration,Reconnection,Turbulence,and Electrodynamics of the Moon’s Interaction with the Sun)双卫星的观测任务,来研究月球在地球磁尾的尾迹事件。月球每28天约有4天的时间位于地球磁层中,剩余时间位于太阳风中。而当月球穿过地球磁尾时,月球暴露在各种参数剧烈变化的等离子体环境中,其中尾瓣是磁压占主导,而等离子体片中是等离子体热压占主导。我们研究了地球磁层和月球的相互作用,并在亚音速磁层中首次发现了16个结构良好、边界清晰的典型月球尾迹事件。基于对这些事件的分析,我们发现(1)磁层中的月球尾迹均具有40%以上的离子数密度下降和光电子的减少,且部分事例还存在着磁场的压缩;(2)当月球位于地球磁尾尾瓣中时,尾迹结构比周围环境明显更稀薄,中性物质光致电离产生的拾起离子受磁尾对流电场和月球表面光电场的加速作用,使得拾起离子通量、投掷角和能通量分布均会受到影响,且光致电离产生的拾起离子有助于尾迹附近离子的运动填补过程(Refilling);(3)月球位于宁静等离子体片中时,不同于太阳风,尾迹内磁压的增加导致总压强的增加。
其他文献
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表面的局部磁极凝聚,磁场强、温度低,在可见光等电磁波段辐射通量低,视觉上偏暗。太阳黑子和活动区的演化与太阳周期密切相关:在太阳极大年,太阳黑子和黑子群数量多,太阳黑子和太阳活动区附近的爆发性事件显著增多,比如太阳耀斑与日冕物质抛射等;在极小年,此类事件显著降低。因此,太阳黑子的平均数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太阳的活跃度,太阳黑子是研究太阳活动的重要载体。本文旨在分析和对比太阳黑子辐
目的本研究探讨了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肝纤维化的发生情况,分析ESRD患者发生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为ESRD肝纤维化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一定思路。方法 1.纳入2021年1月——2021年12月住院的83例ESRD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ESRD非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41例,PD患者42例。通过瞬时弹性成像技术(
太阳活动爆发时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并向行星际空间释放太阳高能带电粒子。高能粒子具有能量高、穿透能力强的特点,会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现代科技活动造成严重影响。对太阳高能粒子事件的研究有利于深入准确地认识太阳高能粒子的起源、加速和传播机制,为减少其对人类造成的影响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本文主要研究太阳高能粒子通量随时间演化的规律,进一步认识其传播机制和影响因素。利用多卫星联合观测事件,筛选其中较为纯净的蓄水
目的了解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发生情况及其可能的危险因素,并探讨CKD患者合并SIBO与胃肠道症状、心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内科住院的CKD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按CKD分期及是否行腹膜透析治疗分为早期CKD组17例、中晚期CKD组34例、腹膜透析(PD)治疗组31例。通过乳果糖氢-甲烷呼气试验(LHM
在太阳风和地球磁层耦合过程中进入磁层的能量可以被剧烈地耗散掉,从而在磁层和电离层中产生强烈的扰动。这些扰动可能导致高纬度地区无线通讯的中断,以及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卫星充电等效应,因此研究磁层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地球磁尾是太阳风与磁层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能量注入、储存和耗散的重要区域。远磁尾电流片在磁层亚暴期间的质量、能量和磁通量的输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相对于广泛研究的中磁尾电流片,XGSM<-30
目的:核苷(酸)类(NAs)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ETV)、替诺福韦酯(TDF)、丙酚替诺福韦(TAF)是控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病情活动的首选用药。三种药物均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活性,能有效控制CHB患者的病情。然而有报道称NAs类药物具有一定的肾脏毒性,早期可表现为肾小管功能的障碍。故NAs类药物长期应用的肾脏不良反应需引起临床医生重视,必要时需根据患者病情调整用药,选择肾毒性较小的药物继续
目的:记录我院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血流感染(BSI)的检出情况和药敏试验结果,在医院获得性肺炎克雷伯菌(KP)BSI患者中,比较CRKP组患者与碳青霉烯类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SKP)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CRKP BSI的危险因素,进而协助临床医生早期识别及防控CRKP BSI。方法:通过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案回顾系统,记录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396例KP B
目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严峻挑战,我国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约2000~3000万人。慢性HBV感染可导致肝硬化、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等严重并发症,适时启动抗病毒治疗、选择合适抗病毒方案则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种新的抗病毒药物,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
月球因为其没有大气层,也没有能够使等离子体流偏转的全球性固有磁场,因此被看作是研究太阳风与非磁化天体相互作用的天然的“等离子体实验室”。早期的观点认为月球与太阳风之间的相互作用较为简单,但随着空间探测数据的积累,人们发现月球表面存在许多局域性的强磁场特性,人们称之为月球剩磁(或月球磁异常),其月表磁场可达100–1000 n T。太阳风与剩磁的相互作用是否能够形成小尺度激波结构以及在什么样的条件下
自带有轨道角动量的涡旋电磁波被发现以来,它的应用前景就倍受关注,并且已经扩展到多个领域,但是对于涡旋电磁波传播过程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尤其是在等离子体介质中的传播过程。本论文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推导了柱坐标系下的差分方程和边界吸收条件,处理了柱坐标系的中心奇点问题,建立了涡旋电磁波产生和传播的模型,分别模拟了涡旋电磁波在真空和等离子体中的传播。真空中传播时涡旋电磁波的波形不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