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足迹方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生物物理评价方法。该方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考虑人类及其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通过跟踪区域能源与资源消费,将其转化为物质流必需的各种生物生产的土地面积(生物物理指标),给出一个核算全球、国家、地区以及家庭和个人对自然资本利用的简明框架。该方法通过测算人类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差距,定量地判断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的范围之内,给评价对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由于该方法不是采用货币化估值,具有易理解、分析直观和可操作性强等优点,已成为一种十分流行的测度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方法。它以其较为科学完善的理论基础、形象明了的概念框架、精简统一的指标体系以及方法本身的普适性,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1997年,Wackernagel在《Ecological Footprint of Nations》[3]中,对世界上52个国家和地区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生态足迹最大的是美国,人均10.9 hm~2,孟加拉国的最低,人均仅0.7hm~2;国内学者对我国生态足迹进行计算与分析[17],结果表明:中国1997年人均生态足迹1.2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仅为0.8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0.4 hm~2。长春市宽城区近年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加快,用地需求加大,但在城市化进程中,不能以牺牲生态资本换取经济的短暂发展。为防微杜渐,本文采用分区的方法,将宽城区划分为两个生态小区,按照生态足迹理论,将土地类型划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化石燃料用地和水域用地六大类。取2003、2004、2005年的统计资料为基础数据,应用生态足迹模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尺度对宽城区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宽城区目前生态赤字较大,生态系统不安全,当前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