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的新底物Eps15的发现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i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GPCR)是一个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的受体家族,与其关联的诸多生命活动中包括神经活动、代谢、红细胞生成作用、炎症反应,以及包括视觉、嗅觉和味觉等感觉信号处理过程。GPCR在受到信号分子(激动剂)持续作用时,信号转导效应反而会消失或降低,该现象被称为“减敏作用”(Desensitization)。G蛋白介导的信号转导系统的快速减敏作用主要通过受体的磷酸化而阻断了G蛋白与受体的结合。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Kinases,GRKs)是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它们能够快速的对活化的(激动剂结合的)受体蛋白磷酸化,被GRKs磷酸化的受体对β-滞留蛋白(β-arrestin)具有靶向性,β-滞留蛋白与磷酸化的受体结合导致G蛋白与受体解偶联和受体的内吞,从而有效地降低细胞膜上的功能受体水平而完成了信号减敏。多年来,关于GRKs的研究形成了国际上相关领域的一个热点,一直以来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它们在GPCR减敏过程中的作用,而近年来随着一些非GPCR类底物的发现,譬如tubulin、synuclein、EGFR、和PDGFR等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GRKs还存在其他的生物学功能1。本论文的第一部分工作主要是寻找未知的GRKs相互作用蛋白质,从而为深入研究GRKs在GPCR减敏中的功能以及为探索GRKs新的功能寻找线索。我们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以GRK2为诱饵筛选小鼠脑cDNA文库,得到了63个阳性克隆,共6种cDNA。经进一步筛选和分析,最终得到了Eps15、Eps15R和COPI的β亚基三种可能的与GRK2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对以上三种蛋白质进行了进一步的体外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其中Eps15和Eps15R能够作为GRK2的底物被磷酸化,进一步增加了它们与GRK2之间在生理条件下存在功能关联的可能性。由于这两种蛋白质的结构及功能非常类似,我们选择了研究背景相对较清楚的Eps15为研究对象。我们测定了GRK2磷酸化Eps15的酶动力学常数,结果显示其Km值为0.42±0.19μM,Vmax值为4.8±1.4 nmol min-1mg-1。另外,对体外被GRK2充分磷酸化的Eps15的磷掺入进行化学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磷酸化位点在十个以上。通过质谱技术找到了其中的四个磷酸位点,但是突变后Eps15的磷酸化没有显著的变化。进一步研究发现,GRK2主要是通过其C端可变区的PH结构域与Eps15
其他文献
学位
中枢神经胶质细胞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星型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 由于NG2胶质细胞(又被称为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特性及它们在成年脑中的大量广泛分布,最近人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我国西北干旱区经历了快速增温的过程,升温幅度超过了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如此剧烈的变暖趋势改变了陆-气相互作用格局,导致自然生态系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响应
白马鸡(Crossoptiloncrossoptilon)仅分布于我国西南部地区的针阔混交林、高山针叶林、高山灌丛草甸以及镶嵌在各垂直植被中的高山栎林,为我国特有鸟类。2003年至2004年,在四川
随着大数据的兴起,电网公司对这个新的学科重视程度达到了新高度。电网公司不仅成立了专门管理数据资产的部门实施全天候、全流程的数据监控,以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电网发展方式进
为解决分布式微源并网稳定性问题,学者提出了微电网理论。随着微电网的发展,难点问题层出不穷,比如微网在孤岛运行模式中的无功功率均分问题,以及微网接入不平衡负载时输出端和公共耦合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电压不平衡问题。因此,研究逆变器接口控制技术解决上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下垂控制能够利用本地信息,对通讯要求较低,是实现并联逆变器均分无功功率的重要控制方法,但是微网
细胞膜离子通道的膜运输不但是哺乳动物细胞生理功能的一个重要机制,也是疾病治疗的一种重要途径。香草素瞬时受体电位亚型3(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vanilloid3,TRPV3)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能源需求日益增长。这就要求我国在资源分布极度不均的情况下,进行能源的优化配置。近些年来为解决我国能源负荷供需矛盾,将在风能资源集中的内陆地区建设数个千万千瓦级的大规模风电基地。由于大多数风电地区都表现出低负荷、弱电网的典型特征,因此风电经特高压直流外送势在必行。酒泉-湖南±800k V特高压直流输电就是规划2014年开工建设的一条,计划把甘肃酒泉地区的风电、光伏通过特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电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电网的广泛建设,电网结构和运行方式愈加复杂,这就要求电网能够通过一定手段灵活地控制潮流分布,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因此,FACTS技术将在电网中得到广泛应用。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作为第二代串联型FACTS元件的代表和第三代FACTS元件—UPFC的主要组成部分,将大量地投入电网运行。当多个SSSC元件同时在电网中运行时,由于元件控制器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