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是胃粘膜淋巴滤泡边缘带B淋巴细胞发生的低度恶性肿瘤。肿瘤发生在幽门螺杆菌持续感染所引起的炎症性淋巴组织增生的基础上。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正常及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组织中,BCL10蛋白仅表达于B细胞的胞浆,而在MALT淋巴瘤细胞中却会出现核内表达的现象。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是评价细胞增殖状态的客观指标。研究目的:1了解胃MALT淋巴瘤的临床特点;2探讨BCL10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胃MALT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选取1993年3月~2005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41例经手术治疗且手术标本经病理科确诊为胃MALT淋巴瘤的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10蛋白及PCNA在上述41例患者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并应用统计学方法研究二者表达与胃MALT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二者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男性28例,女性13例,年龄17~80岁,平均年龄(49.1±13.6)岁。发病部位以胃窦多见(34.1%)。HP阳性率为80.5%。上腹痛(85.4%)为本病主要临床表现。术前检查主要包括胃镜、上消化道造影、腹部CT及腹部B超。胃镜活检确诊率78.0%,高于其它检查方法。本组Ⅰ期患者居多(63.4%)。手术方式以胃大部切除为主(80.5%),术后5年生存率为86.4%,复发率为9.1%。BCL10核表达阳性率53.7%,PCNA表达阳性率为75.6%。PCNA表达与HP感染、肿瘤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BCL10核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HP感染、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内镜表现及临床分期均无相关性(P>0.05),但肿瘤细胞浸润至肌层及浆膜层组BCL10核表达阳性率高于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组,晚期病变较早期病变核表达阳性率高。HP阴性的患者BCL10核表达率(75.0%)高于HP阳性组(48.5%)。BCL10核表达与PCNA表达无统计学联系(P>0.05)。【结论】1 BCL10蛋白核表达与胃MALT淋巴瘤的发生、发展有关,有可能成为本病进展的标志;2胃MALT淋巴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可以通过瘤细胞PCNA的表达程度反映,联合检测BCL10和PCNA有助于评估胃MALT淋巴瘤患者的预后并指导临床治疗;3胃MALT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胃镜及活检为术前主要诊断手段,大多数病变可早期发现,预后较好。临床医师及内镜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争取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