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间合作现象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多数的区域合作当中,常常因为合作双方从“合作”中得到的收益存在差异,合作很难达成;而且在现实中通过行政力量强制达成的合作往往稳定性较差、难持续。因此,认识区域间合作收益差异对双方的合作意愿的影响规律,并针对性地找到促进区域间合作的方向,成为促进区域间有效合作、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的研究。以往的学者在研究区域合作问题时,大多是从政治学“府际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区域间合作困难的原因,如市场发育程度的差异、区域间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冲突引发的合作困境、区域间合作的协调机制不健全、地方政府官员的晋升体制差异、产业同构造成合作双方意愿的降低等。但这类研究无法解决区域合作中的“两张皮”问题,而且在这类研究过程中,只是笼统地将区域看作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并没有分析“民众”这一微观个体在区域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认为,从结构上看,收益不相等群体间合作问题本质上是一种嵌套社会困境(NSD)。在现实的各种组织结构中,常见的是一种嵌套情形,就是包括个体、群体和集体三个层次的嵌套。区域间的合作也不例外,也包括个人、区域、区域之间三个层次的嵌套。当人们在个体和集体选择中出现两难境况时便称为“社会困境”,这种存在三层嵌套的社会困境被称为“嵌套社会困境”。因此,我们在研究区域合作问题时,应该更加关注个体在NSD情境下的贡献行为。研究个体的决策行为时,本文将传统的区域经济学与行为经济学相结合,从选择归集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等方面分析个体决策行为的特征。其实,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想要通过传统经济学的方法获得嵌套社会困境特点下的区域间合作的相关数据非常困难。这是因为,区域间合作的偶然数据很难搜集;而且,我们获得的偶然数据也属于混杂数据,不能排除外界干扰,因此无法进行因果分析。基于此,我们将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引入到了区域合作的研究当中,通过嵌套社会困境多公共品实验来研究区域间的合作问题。在研究过程中,论文在嵌套模型中设置了两个全局公共品,并且合作双方从每个全局公共品中获得的贡献收益存在差异,我们通过行为经济学理论分析和NSD多公共品实验得出以下结果:(1)在群体合作过程当中,当个体从其所要合作的公共品中获得的收益存在差异时,个体在两个全局公共品下的合作积极性比在单一全局公共品上的合作积极性更高。 (2)在群体合作过程中,与包含更多的大集体相比,人们更愿意向自己的小集体贡献。(3)与MPCR相同的成员贡献值比较,MPCR存在差异的主体的合作意愿更强。(4)当群体间进行两个领域的合作时,合作双方从两个领域中的收益差异值应适中,才能提高双方的合作水平。(5)在两个领域的合作当中,当MPCR存在差异时,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具有稳定的合作意愿。因此,当个体分别在单个公共品的收益存在差异时,为了提高个体的合作意愿,我们可以将双方的合作范围扩大,缩小其在全部公共品上的收益差异,使得成员从各合作领域的收益之和相同,从而达到促进区域合作的目的。本文在对区域间合作进行研究时,主要有以下三点创新之处:(1)将传统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相结合来研究区域合作问题。运用“区域公共品”理论和行为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共同分析微观个体在区域合作中的决策行为,并总结规律,为提高区域合作的有效性提供借鉴。(2)将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引入到区域合作研究中来。运用实验室实验的方法,通过实验设计,排除外部影响因素,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为区域合作研究增加了一种新的方法。(3)文章从全新的视角研究区域合作,即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视角对区域合作进行研究。不仅注重区域整体的合作行为,也更加注重区域中微观个体在公共品供给上的决策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