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Parkin基因1~7号外显子缺失突变与广西地区早发性帕金森病(PPD)的关系;分析PPD相关的临床特点。 方法:研究对象是39例广西地区的PPD患者,男29例,女10例;用PPD患者外周静脉血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TE缓冲液溶解DNA;每样本设立内对照,通过PCR扩增每位患者Parkin基因1~7号外显子、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arkin基因1~7号外显子缺失突变;最后,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39例PPD患者中,1例5号外显子缺失,汉族;1例6号外显子缺失,瑶族;发病年龄均大于30岁,无家族史;外显子缺失者临床特征与其他患者无明显区别,均有静止性震颤、强直和运动迟缓。其中,21例(含6号外显子缺失者)服安坦和金刚烷胺,药量少,疗效好;18例(含5号外显子缺失者)服左旋多巴制剂,疗程0.5~14年,尚无运动障碍、开关现象和剂末恶化。 结论:Parkin基因外显子缺失突变可能与广西地区部分PPD发病有关;广西地区汉、瑶族PPD患者Parkin基因1~7号外显子缺失突变与其他地区各民族PPD患者无明显差异;Parkin基因外显子缺失突变可见于发病年龄较大的PD患者;PPD患者普遍对安坦和金刚烷胺敏感,较少出现左旋多巴制剂所致的运动障碍、开关现象和剂末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