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地质灾害频发,对人们的生存环境及国民经济的发展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滑坡是其中最主要的灾害类型。滑坡灾害具有明显的群发性,现有相关研究主要针对大型单体滑坡,缺乏全局性,对区域滑坡的相关研究较少。在探究区域灾害问题时,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对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价,并将其结果绘制在地图上,从而实现对灾害的有效监管。目前所进行的易发性评价大都是基于历史滑坡数据,由已知来预测未知,而历史滑坡数据不足或实效性差都会导致评价结果出现偏差。时序InSAR技术在监测地表微小形变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本文以大型滑坡聚集的白龙江中游为例,以Sentinel-1A影像为数据源,探讨基于SBAS-InSAR技术提取的滑坡形变点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研究的可行性,并对其评价结果进行验证及易发等级的划分,以此探究白龙江中游地区滑坡的区域性差异。主要得到以下成果和结论:(1)根据雷达波束能否照射到地表将研究区域划分为低敏感区、可视区和不可视区,与历史滑坡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得到所用SAR影像满足本研究的需求。(2)根据滑坡发育的条件和移动速率对基于SBAS技术提取到的103432个地表形变点进行筛选,得到63378个滑坡形变点,利用核密度分析和历史滑坡数据进行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后的滑坡形变点与历史滑坡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3)根据滑坡的形成机理,参考已有的相关研究及研究区的实际情况,选取了 7个影响因子,并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各因子对滑坡发育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各因子对滑坡发育的影响程度次序为:距水系距离>地层岩性与岩组>距断层距离>坡度>坡向>起伏度>高程。(4)以网格单元、斜坡单元与信息量法构建评价模型,通过历史滑坡数据和野外核查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对易发程度进行等级划分。得到滑坡高发区的面积占总面积的33.06%,涵盖了 85.77%的滑坡形变点和76.67%的历史滑坡点,主要分布在地层岩性为中厚层板岩、砂砾岩、中薄层细砂岩、粉砂岩、薄层灰岩与断层穿过的区域。结果表明利用SBAS-InSAR技术处理Sentinel-1A影像提取到的地表形变点,通过条件筛选之后用于滑坡易发性评价是可行、有效的,在以后的城镇建设、水利工程等活动中需要对滑坡高发区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