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鲜产品消费市场中存在对产品价格和质量偏好不同的消费者。当产品新鲜度下跌,部分质量偏好型消费者会离开市场。为挽留这部分消费者,零售商考虑采取保鲜措施来减缓产品新鲜度衰减,由于保鲜成本预算和保鲜设施空间的限制,零售商更倾向于对产品进行部分保鲜。同时为吸引价格偏好型消费者,零售商会对质量下跌的产品进行降价销售。一段时间以后,经过保鲜的产品和未经过保鲜的产品会出现质量等级分化,经过保鲜的新鲜度较高的产品会对未经保鲜的低新鲜度产品形成需求挤兑。基于此,本文从消费者分类入手,建立一个与产品价格、时变新鲜度以及消费者分类相关的确定性需求库存模型,研究生鲜产品零售商的最优订货策略(订货周期、订货量)和保鲜策略(保鲜力度、保鲜比例)。首先,根据零售商的不同保鲜策略,分别建立未保鲜、部分保鲜以及完全保鲜三种模式下的零售商库存及利润模型,并对模型的性质进行简要分析。其次,运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对模型中各参数的敏感性进行讨论。具体地,当未采取保鲜策略时,讨论产品新鲜度衰减速率的大小以及消费者分类对零售商订货及利润的影响;部分保鲜时,主要聚焦于零售商保鲜力度和保鲜比例的选择以及需求挤兑效应作用的考察;完全保鲜时,与前两种保鲜模式进行对比。本研究主要结论有:(1)无论零售商采取保鲜措施与否,零售商的订货周期均会随着生鲜产品新鲜度衰减系数的降低而延长,零售商订货量会先增大后减小。利润随新鲜度衰减系数的变化趋势不确定,主要与市场上不同偏好的消费者所占比例大小有关。(2)需求挤兑因子增大对零售商最优订货周期基本无影响,但会使最优订货量减小。(3)零售商保鲜策略能够显著缩短生鲜产品的最优订货周期。与未采取保鲜策略相比,较低的保鲜力度能使零售商的订货量、利润总额和平均利润均产生可观的增长。但若保鲜力度持续增大,零售商的订货量和利润会迅速减小,甚至低于未采取保鲜策略时的零售商订货量和利润。而当保鲜力度保持不变,保鲜比例增加时,虽然也能使零售商的最优订货周期缩短,订货量、利润总额和平均利润增加。但相比较于保鲜力度的影响,保鲜比例变化引起的因变量的波动很微小。本研究为处于不同消费者偏好市场中的生鲜产品零售商提供了有关产品种类选择、最优订货周期、最优订货量、最优保鲜力度以及保鲜比例等决策的依据,对生鲜产品零售商的库存管理决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