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从感受性和认知性视角评价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留给大学生的印象。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由辅导员个人亲和力、教育内容亲和力、教育方法亲和力和教育环境亲和力构成,具体体现为辅导员个人的引领性、教育内容的适度性、教育方法的渗透性和教育环境的相融性。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健康成长成才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辅导员通过“亲和力”的提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从感受性和认知性视角评价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留给大学生的印象。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由辅导员个人亲和力、教育内容亲和力、教育方法亲和力和教育环境亲和力构成,具体体现为辅导员个人的引领性、教育内容的适度性、教育方法的渗透性和教育环境的相融性。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健康成长成才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辅导员通过“亲和力”的提升来促使大学生自觉亲近辅导员、主动认同教育内容,从而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增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水平。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在对论文核心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探析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生成因素和生成过程。笔者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学生开展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问卷调研,掌握了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现状。当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在亲和力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进步空间。具体体现在:大学生认可辅导员道德及其工作,但期待师生亲密度提升;认同教育内容的丰富度,但期待教育内容个性化的增强;认可教育方法的合理性,但期待教育方法的“升温”;肯定教育环境的熟悉度,但期待教育环境感染力提升。然后,本论文从主体、内容、方法和环境四个维度入手,针对现状中的不足进行成因分析,得出了辅导员个人亲和力存在“短板”、教育内容缺少针对性、教育方法缺乏渗透性以及教育环境存在不和谐性四个原因。最后,本论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路径。个人层面,辅导员要坚定理想信念、涵养个人德行、拓宽知识领域和加强情感沟通,全面提升辅导员个人亲和力;教育内容层面,辅导员要注重因材施教、立足日常生活、加强人文关怀,提升教育内容的个性化;教育方法层面,辅导员要增强学生感悟、紧跟时代发展,提升教育方法的渗透性;教育环境层面,一方面,辅导员要发挥教育合力,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大环境,另一方面,辅导员要注重教育引导,创设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小环境,增强教育环境的和谐性。
其他文献
农村是国家发展的根基,其建设的程度直接影响现代化的成效。就时代发展而言,村民需求增加、素养提升,村内改观巨大等,均深刻地体现在农村社会的发展中,但相较城市,依旧薄弱。就国家发展战略而言,如果说用“现代化”一词来形容目前的农村,显然是有差距的。要达到全面的现代化,农村的“成长”不能轻忽。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农村与农业并重,提升了农村的地位。此外,农业农村部的组建,也体现了新时代下党对农村的重视程度。2
时间和空间历来被当作一切存在乃至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开展依赖于时空的发展,公共空间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随着社会现代转型的逐步深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间不断发生变革。把全方位、多维、动态的空间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用空间转向思维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间的现代转向问题,逐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趋势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十三方面的显著优势。深入挖掘其优势的根源,对于“四个自信”的增强和坚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走向现代化的推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都具有深远和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党带领人民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艰难探索历程中逐步生成的,有着深厚的理论根源、历史根源和现实根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理论根源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核心价值观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第一次以党的文献的形式,高度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多层面、立体化地彰显了我国主流价值观。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将根据地的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由于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及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共产党在此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提高广大妇女群众的知识文化水平和政治意识,达到妇女支援抗战的目的,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广大妇女群众进行教育,充分发挥了妇女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对于晋西北根据地妇女群众的教育,不仅促进妇女实现了自身的解放,更为晋西北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