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综合性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休戚相关。近年来,伴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土地利用变化作为全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伴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和城镇化规模的扩大,区域内土地利用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耕地流失严重,并影响着区域内可持续发展。因此,进行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和耕地非农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代表性。本文基于时间序列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变更资料,采用数学模型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阐述了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并深入分析了耕地非农化问题,预测了未来一段时间内区域耕地非农化转化的数量空间。同时对区域人地关系进行了评估,提出了区域土地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建议。本论文研究主要结论有:1.1996-2004年间,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呈现下降趋势,建设用地(包括居民点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呈现增长趋势。耕地和建设用地(居民工矿和交通用地)变化幅度较大,长三角地区耕地8年间减少了约386.43khm~2,其比例由1996年的34.45%下降到2004年的31.10%,下降了3.35个百分点;同期建设用地(包括居民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由1996年1471.14khm~2增长为2004年的1817.00khm~2,其面积增加量达到了345.86 khm~2,其比例增长了约3个百分点,达到了15.75%。2.1996-2004年间长三角地区耕地、居民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年动态变化剧烈。南京、无锡、苏州、常州地区一带是耕地动态变化度最为剧烈地区,宁波、上海也是较为剧烈的地区。居民用地方面,江苏八市其动态变化度要普遍高于浙江七市和上海,其中常州最高,达到了6.57%;浙江各地市动态变化度相对均匀,年均增速在2-3%之间。交通用地方面,浙江七市和上海整体要高于江苏八市。3.农用地中园地、林地呈现增加态势。1996-2004年间,园地和林地分别增加了约9.3 khm~2、36.47 khm~2,变化强度普遍高于耕地,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流失的影响不容忽视。4.1996-2004年间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土地利用程度总体上处于上升状态。区域内江苏八市、浙江七市和上海变化趋势总体上与长三角地区发展趋势一致也呈现上升状态。2004年区域土地利用程度最大的为嘉兴市,达到了303.94。从1996-2004年间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看,该研究时段常州市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最大,增加了8.23;台州变化最小低于1。从整体看,江苏省八市以及上海市其土地利用程度普遍高于浙江各地市。5.1996-2004年间,长三角地区土地均匀度指数不断加大,从70.08%增加到72.76%。研究时段长江三角洲地区景观优势度降低,从1994年的0.661降到2004年的0.604,说明景观格局由越来越多的景观类型控制。6.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选取长江三角洲地区GDP、人均GDP、人口总数、城市化率、粮食产量、化肥施用量、固定资产投资、农业机械化率等十九个因子,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因素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因素。7.对长江三角洲耕地和建设用地与经济因子GDP的模拟分析表明区域耕地流失率与GDP递增率呈现“S”型变化;建设用地递增率与GDP递增率呈现抛物线倒“U”型变化。长江三角洲地区建设用地其扩展速率正逐步趋缓;而耕地正处于高速流失期,还未出现趋缓迹象。长江三角洲地区建设用地对耕地占用正逐步减轻,但是由于农用地内部结构的变化与调整,加之耕地基数比较大,出现了耕地递减趋势相对不明显。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并正向集约化发展,其经济发展对土地的依赖性正逐步减弱。为了缓解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土地的压力之间矛盾,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增长率可以考虑控制在12%以内。8.基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开放状态,综合考虑未来人口耕地需求量、生态退耕和自然灾毁减少量、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补充耕地量,对区域耕地数量非农化空间转化进行分析预测。长江三角洲地区2005-2010年耕地非农转化数量空间约为152.96khm~2,2011-2020年耕地尚缺610.53 khm~2来满足区域粮食需求。9.基于生态足迹,采用可变世界单产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地关系进行了分析评价。1996-2004年间长江三角洲地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总体上均呈现上升趋势,生态赤字呈逐年增加态势。从结构看,化石燃料用地和耕地分别是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地关系不协调程度在进一步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