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填淤泥固结特性与地基处理试验研究

来源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inyao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大面积围海造陆工程中,广泛采用海底淤泥作为吹填材料,吹填淤泥的的工程性质极差,给后续地基处理带来相当大的技术难度。由于吹填淤泥的特殊性,以往关于软土的固结特性、强度增长理论和地基加固方法不能直接应用到吹填淤泥中。   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模型试验、现场试验和理论分析,对吹填淤泥在自重和荷载作用下的固结特性及其地基处理技术进行系统的研究,主要工作如下:   (1)基于以往的试验和工程实测资料,从沉积特征、物质组成、微观结构和物理力学性质等方面,对吹填淤泥和天然软土的工程性质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为进一步了解和研究吹填淤泥的固结特性和地基处理技术提供依据。   (2)开展吹填淤泥及其地基处理方法的模型试验研究,分析吹填淤泥的含水量、湿密度、孔隙比、抗剪强度等物理力学参数在自然沉积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将吹填淤泥自然沉积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细颗粒絮凝下沉为主的自然落淤阶段,该阶段历时短,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提升显著;第二阶段以自重固结为主,历时长且土体性质变化缓慢。通过模型试验,对比分析不同水平排水体和竖向排水体对地基处理效果的影响,提出使用整体式宽板和砂垫层作为竖向和水平排水通道,地基加固效果最好。   (3)在模型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寻求经济合理的加固方法,开展新近吹填淤泥地基处理现场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不同真空预压加固方案的地基处理效果,研究抽真空引起吹填淤泥地表和深层沉降、孔隙水压力以及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并分析在真空压力下吹填土与海相淤泥各监测项目的不同变化规律。提出吹填淤泥浅层加固技术,采用薄砂垫层或无砂垫层技术快速提高吹填层的承载能力。   (4)结合现场试验,讨论了新吹填淤泥地基浅层加固设计与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详细阐述了改进的无砂垫层真空预压浅层加固技术在新吹填淤泥地基快速加固工程中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点。该技术具有工期短、造价低的特点,能满足浅层加固的承载力要求。   (5)在拉格朗日坐标系下建立以超静孔压为控制变量的一维大变形固结微分方程,固结方程中引入指数函数模型考虑吹填淤泥的渗透非线性和压缩非线性,利用有限差分法对方程进行求解。得出吹填淤泥地基在自重和荷载作用下超静孔压和固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与传统的小变形固结理论进行了对比分析。   (6)分析吹填淤泥在固结过程中的强度增长机理。由部分排水剪切试验得出吹填淤泥的凝聚力和内摩擦角随固结度的增长规律,结合沉降与时间的关系提出估算吹填土抗剪强度的方法,将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对预测吹填土抗剪强度的适用性。
其他文献
随着黄土地区基础建设的高速发展,黄土地基工程变形稳定性日益成为工程中关注的焦点。实际工程中需要合理地的确定地基的承载力和分析地基的沉降变形。通常,地基承载力依据工
随着世贸大厦的倒塌,对现有建筑的抗连续倒塌能力的评估和对新建建筑的抗连续倒塌设计引起了工程师们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关的规范和建议,以期能改善建
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在自重作用下无需振捣,工作性能良好,可以降低噪音,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基于这些优点,自密实混凝土逐渐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新型混凝土材料,人们对其也
性能化的防火设计方法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英国和日本首先提出的。到目前为止,性能化的防火设计方法在国际上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芬兰、
调查数据显示地球上每年会发生约五百万次地震,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高达二十次。地震除引起自然环境、工程结构的破坏和人员伤亡等直接震害外,还会引起火灾、海啸、有毒物质
CFRP筋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性能好的特点,应用到混凝土结构中可以弥补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重大、钢筋易腐蚀的缺点,但是由于CFRP筋材料力学性能近似线弹性,破坏形态为脆性破
本文依托福建省交通科技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579088),结合金鸡山、罗汉山两座双向八车道连拱隧道的工程特点,采用理论分析、现场监控量测、数值计算等研究手段,主要进
FRP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施工方便等优点,在结构与构件的加固改造中应用广泛。国际上对FRP加固混凝土构件和结构的静力性能和动力响应的研究较多,但是对其阻尼性能的
对于传统的基于位移的有限元梁-柱单元,其位移插值函数不能有效描述单元内部的位移变化,在处理变截面梁时有着本质的缺陷,一般的解决方法是加密网格,但这样会导致计算量迅速
孔压静力触探(CPTU)20世纪80年代在国外研制成功后,在国际上得到了飞速发展,并在工程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孔压静力触探作为一种新型的多功能的原位测试技术,具有快捷、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