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粉体SrAl2O4:En2+,Dy3+在太阳能电池上的应用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_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化学共沉淀法与水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SrAl2O4:Eu2+,Dy3+发光粉体,将其作为下转换光转换成分,分别与基质材料PVDF和PMMA复合制备了用于提高硅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的下转换发光薄膜,研究了薄膜厚度和发光粉体含量对薄膜透光性和光电性能的影响,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在太阳能电池的表面涂覆下转换发光薄膜并测量了其对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与研究结果如下:   (1)以元素物质量比n(Sr):n(Al):n(Eu):n(Dy)=2:7:0.02:0.04进行反应溶液的配置,加入碳酸氢铵溶液后制备了SrAl2O4:Eu2+,Dy3+粉体前驱体,其经200℃水热处理及洗涤、过滤和干燥,并在弱还原气氛中煅烧后得到尺寸为40~300nm的黄绿色球形SrAl2O4:Eu2+,Dy3+发光粉体,其激发光谱范围为250~450nm,发射光谱峰位于510nm处,表明粉体具有下转换发光的功能。   (2)将SrAl2O4:Eu2+,Dy3+分别与PVDF和PMMA的DMF溶液进行充分混合后,采用流延成膜方法制备了下转换发光薄膜,测试粉体含量及薄膜厚度与薄膜透光率的关系发现,薄膜透光率不仅与粉体含量有关,而且还与膜厚有关。对于PVDF薄膜,当粉体添加量为7wt%且膜厚为0.05mm时,透光率为85%;对于PMMA薄膜,粉体添加量为10wt%且膜厚为0.1mm时,透光率为92%。分别将两种薄膜与硅太阳能电池表面简单叠加覆盖后,测量表征电池电化学性能的J-V曲线,得到覆盖PVDF薄膜的电池开路电压为0.559V,比无覆膜的0.534V增加了4.7%,但是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略有降低,覆盖PMMA薄膜的电池开路电压为0.594V,电池光电转化效率提高了0.43%,研究表明,SrAl2O4:Eu2+,Dy3+/PMMA发光薄膜对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有利。   (3)采用丝网印刷方法,直接在硅电池表面涂覆厚度为10μm的SrAl2O4:Eu2+,Dy3+(10wt%)/PMMA薄膜,测得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达到8.96%,高出市售硅电池的7.96%。电池光电转化效率的提高的原因在于,下转换发光材料提供给太阳能电池更多的可见光,这部分光是太阳能电池不能吸收的紫外光转化而成的可见光部分,另外,改进的涂膜工艺使得薄膜与太阳能电池结合更紧密,大大消除了材料接触面的光转换能量损失,也有利于光电转换效率的提高。
其他文献
本试验选用两种丛枝菌根真菌(AMF):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简称Gi)、地球囊霉(Glomus geosporum,简称Gg),两种外生菌根真菌(ECMF):卷边桩菇(Paxillus involutus,简称Pi)、
食品和饮用水中的亚硝酸盐污染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危害。乳酸菌是人体益生菌,可产亚硝酸还原酶,该酶可以应用于控制食品和饮用水中的亚硝酸盐。本论文利用研究室前期筛选和鉴定的
季铵盐类消毒剂特别是苯扎氯铵(Benzalkonium Chloride,BC)在食品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导致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对BC的敏感性下降。外排泵是介导Lm对BC耐受的主要机制。一种外排泵MdrL可能与Lm对BC的耐受有关,而外排泵MdrL的表达受到调控子LadR的负调控,但具体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首先通过构建mdrL基因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