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索尔·贝娄被认为是美国当代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共出版了九部长篇小说。贝娄的一生可以说是集学者与作家于一身,他在创作上继承了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某些传统,并采用了现代主义的一些观念和手法,强调表现充满矛盾和欲望的反英雄。《赫索格》是贝娄的代表作,在他的整个创作历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并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部小说真实地表现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种中的苦闷与迷茫,追寻与探索。它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分析精妙,手法多样,既是贝娄涉及社会问题最多的一部小说,又是贝娄小说叙述艺术的典范之作。《赫索格》深深地打动了读者,得到了普遍的好评,为此获得了1965年全美全国图书奖,还被英国读者选为战后十二部用英语创作的最佳小说。本文试图从热奈特的叙事话语理论的角度,发掘小说的写作艺术。通过运用叙事话语理论来分析小说,以发现现代社会中中产阶级知识分子面临的苦闷迷茫,揭露社会的弊端。论文分五个章节来阐述小说《赫索格》的叙事艺术。第一章介绍索尔?贝娄的生平以及《赫索格》的内容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小说的主人公赫索格是一位博学多识的大学教授,通过赫索格这一人物形象,真实地表现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中的苦闷与迷惘以及资产阶级人道主义面临的危机。国内《赫索格》的研究主要涉及主人公的形象、心理发展、犹太文化、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信件的作用等;国外有关索尔?贝娄的研究资料是有关他的思想的和历史感方面的。对其艺术手法方面的研究作品尚未见到。第二章主要介绍热奈特的叙事话语理论以及运用此理论分析《赫索格》的可行性。热奈特的叙事话语理论发源于西方,以形式主义批判而闻名于世。近年来,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它已逐渐成为充满活力且风行各地的学术思潮之一。以往对《赫索格》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主题、现代主义、存在主义、赫索格心理,内心独白,信件意识流等的研究,没有从热奈特的叙事话语理论来研究此小说的现象,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从叙事结构,叙事时间和聚焦三方面来分析探讨《赫索格》的叙事艺术。第三章阐述《赫索格》的叙事结构。一般小说都是一层叙事结构,但是热奈特在《叙事话语》中提出了小说的多层次叙事结构,本章揭示《赫索格》别具一格,呈现三个叙述层。此外,其精致的叙事结构,还体现在其循环的叙事模式,以及和信件的作用。第四章研究《赫索格》的叙事时间。法国叙事学家热奈特把叙事作品的时间分为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文本时间)。两者的关系产生了时序,时距与频率等问题。《赫索格》中的叙事时间将从非线性的时序,不同的时距这两方面展开分析。小说是以倒叙以及插叙的形式来叙述赫索格的五天生活,同时也回顾了他的一生。每天都是一样的二十四小时,但是贝娄对这五天的叙述篇幅却不同,这就是时距的不同。热奈特提出了时距这个概念来研究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这是很难比较的,只有通过故事时间和叙事篇幅的长短来比较。这长度相等的五天在篇幅上却相差很大,它们分别占用了101页,104页,68页,35页,32页。第五章主要分析小说的多种叙事聚焦。根据热奈特的理论,传统的视角或叙事角度是不全面的,所以他用聚焦来指代传统的视角或叙事角度。三种聚焦分别指零聚焦(叙事者>人物)、内聚焦(叙事者=人物)、外聚焦(叙事者<人物)。在小说《赫索格》中,贝娄运用这三种聚焦来讲述赫索格的故事以展现人物的心理、以及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同一件事情。小说中运用零聚焦以第三人称全知的叙事角度来评论赫索格的思想、当玛德琳和夏皮罗谈及教堂和俄国作家时的面部表情变化以及夏皮罗的行为与性格。内聚焦是以小说中人物为叙事者来讲述故事,这使故事更具有可靠性、真实性,使人物的情感更接近读者。如赫索格对关于女性爱情观的看法,赫索格的父母对赫索格的父亲被打劫的看法等。外聚焦是只描述人物的行为不展示人物的心理,这就需要读者参与到小说中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与反应,如赫索格的父亲向赫索格的姑母兹普拉借钱的情景。整个场景陈述在读者面前却不告知人们内心的想法,这就要求读者参与其中去想象。多种聚焦的运用可以使读者了解到人物不同点的思想情感,就像是一个多声部的交响乐。这种多方法、多角度的叙述使小说更真实可靠、生动。本论文在结论中简单回顾了前面五个章节的内容并升华了论文的主题。本文以热奈特的叙事话语为理论分析了《赫索格》的叙事艺术。这能帮助我我们学习和了解更多小说的艺术特色,把握小说结构下的深层含义。最后得出结论:《赫索格》娴熟的叙事技巧赋予了小说多变的叙事艺术,使赫索格这个知识分子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分析此叙事艺术,更能充分揭示以赫索格为代表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的困境和心里压力以及当时的社会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