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时期,正是西方近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和理论传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城市规划体系发生剧烈冲突和碰撞的时期,以广州这一在中国城市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独特风格的城市在民国时期的城市建设作为切入点,研究西方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和设计思想在中国传播与实践及其与中国固有传统的结合,对认识中国近代城市的社会性质、内部结构、主要矛盾和发展规律,从而理清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发生的线索,把握中国当代城市规划的源流,并找准其未来发展的走向和趋势,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巨大的现实意义。国民党最初在广州建立政权,其内外矛盾不断激化,先后历经了陈炯明叛变、孙中山逝世、党内分裂等种种波折,并以广东地区作为根据地,先后“东征”与“北伐”。此时,国内外的政治局势并不稳定,市政当局需要城市的稳定,更迫切的需要城市迅速发展,以城市建设中的全新成就,彰显其科学理性的执政理念,与前清政府形成显著的对比,从而证明自己执政的能力可以领导一个新时代。广州国民政府及广州市政当局企图通过对广州城市控制权的重新确立,以先进的市政建设,使广大市民对新的权力中心地位和主导文化产生认同,不但要迅速缩短与西方城市在各方面的巨大差距,而且希望能够最终处于世界领先之列。城市规划不仅仅要解决广州城市发展的问题,更要成为全国的楷模。城市规划从一开始,就背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和政治意义。本文首先回顾了民国之前广州城市空间形态发展,对其时的地方政权及市政管理机构的沿革进行了阐述,以广州为例,对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及建设理论的移植和演进问题作了较为清晰的梳理和分析。然后,对民国时期广州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实践以及采用的技术路线和管理手段作为重点进行了深入研究。另外,对于民国时期活跃在广州的政客、地方精英人物和规划建设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在广州城市规划和建设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本文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最后,透过这一时期拆城筑路、厉行市政、建设城市这一近代化最表面的现象,结合民国这一时期广州所处的特殊政治和历史架构,研究在这一现象内部运作的动力和机制,从而更为深入地揭示城市规划专业在技术层面之外的政治属性,真正厘清民国时期广州规划建设思想的确切来源以及不同于其它近代城市的根本特点。本论文既是对以往经验教训的总结性探讨,同时也是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前瞻性研究,因而具有创新性特点。其学术价值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城市史,更有助于丰富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认识,对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