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河流众多,流量充沛,水资源丰富,资源总量居世界首位。水电作为无污染、运行费用低、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国策,当前,国内经济对电力的大力需求及国家对清洁能源的着重开发利用,给水电事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在水电能源的开发过程中,又面临着很多实际工程问题需要解决。水工隧洞一般深埋且为长大隧洞,穿越地质条件复杂,隧洞开挖之后,洞周围岩应力会进行二次重分布,则在某些部位可能出现应力集中的情况,当超出了岩石所能承受的范围时,会发生大变形破坏,随之降低了围岩的稳定性。尤其是在隧洞穿越软岩等地质区域时,此类问题尤为明显。本文以木里河上通坝水工隧洞为实际工程依托,针对目前隧洞过软岩等复杂地质条件时的实际应用问题,进行资料调研、现场调查监测、数值分析和稳定性评价等,主要研究和阐述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通过资料调研,熟悉目前国内外有关软岩研究现状,掌握软岩定义、分类及相关力学性质等,熟悉软岩稳定性影响因素,掌握软岩稳定性判定依据及分析方法,了解水工隧洞穿越软弱围岩地质条件下开挖支护方法;(2)运用FLAC3D进行软岩隧洞开挖数值模拟,主要进行不同开挖支护方法、不同围岩类别、不同应力释放率、不同埋深条件下开挖模拟,研究不同工况下及穿越软岩等复杂地质条件下隧洞开挖后围岩变形、力学行为及稳定性;(3)通过隧洞开挖支护模拟,对穿越软岩等复杂地质条件下隧洞支护体系的受力特征及其稳定性进行评估,确定合理的开挖方法和支护措施,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4)开展隧洞施工现场洞周特征点位移监测,结合监控量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研究进行对比分析,提出隧洞开挖合理预留变形量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