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游记》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神魔小说,不仅流传甚广,而且是世界上极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之一。该书涵盖道、佛教等哲学知识,叙述了师徒到西天取经的故事。作为中国的典籍,《西游记》译本众多,其中,詹纳尔、余国藩的全译本和亚瑟·韦利的节译公认为比较好。但是韦利对原文进行了大量的删减和省略,传统的研究认为亚瑟·韦利的节译本《猴》“未能足译”或“不忠实于原文”。虽然韦利译本中有关《猴》的评论褒贬不一,但大多学者认为韦利的译笔是最佳的。此外,国内外鲜有学者探讨韦利译本《猴》中的翻译策略,更乏从文学研究方法论进行分析的,故本文将从接受美学的理论角度对韦译《西游记》译本进行研究。接受美学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是姚斯和伊塞尔。不同于传统理论强调作者和作品的地位,接受美学更注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地位。期待视野、视域融合是接受美学的重要概念之一。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本充满了“空白”和“未确定性”,需要靠读者的“期待视野”去填补。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是特殊的读者,而且也是译文的作者,这种特殊身份决定了译者在翻译中将面临一些问题。如面对不同的读者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翻译策略,是再现原文的艺术价值还是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等。韦利的汉学家身份和个人背景、对其思想、立场等有着很大的影响,皆属于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范畴,这对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本文的第三部分对其成长经历做了一些介绍。由于《猴》发行于二战期间,韦利的翻译也带有现实主义色彩,而他选择《西游记》作为他翻译的对象,符合当时读者的期待视野。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国内外《西游记》的英译史及翻译现状、接受美学介绍及其主要观点、借接受美学分析《猴》的翻译、探讨韦译本中翻译策略选择。其中,第三章最后一节将从文化、语义和风格三个层面对韦利与詹纳尔的译本进行比较。通过从读者的接受,更有助于突出分析韦利的译文特点。最后得出结论:即译者要充分考虑读者的“期待视野”,促成不同语言文化间的有效沟通;对于翻译策略的选择,韦利根据他要满足的“读者群”,其译本中主要采取的是归化策略,辅之异化策略;其译本对中国文化传播做出巨大贡献,鼓励更多译者翻译中国典籍。总之,本文重在运用接受美学这一新的理论探讨韦利《西游记》译本,鼓励更多的学者从新的角度欣赏翻译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