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战爆发初期,日本通过一系列对外宣传手段取得了舆论主动性,英美等西方国家持中立态度。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国民政府意识到了对外宣传的重要性,并成立了专门的对外宣传机构——国际宣传处,由新闻工作经验丰富的董显光负责。董显光是中国最早的新闻专业人才,拥有二十多年的新闻工作经验,他接手国际宣传处后,立即对国际宣传工作进行详细分工、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宣传方针,主张利用西方记者进行不着痕迹的宣传。也正因如此,董显光在抗战时期与西方记者的交流十分频繁。为了更好地利用西方记者,董显光聘用他们在国际宣传处任职,并在工作和生活中为他们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董显光通过召开记者招待会、组织记者团赴前线采访等方法为西方记者提供新闻资料,他还建立了记者招待所,为记者们提供稳定舒适的生活环境。此外,董显光还设法邀请西方记者来华访问,希望利用他们的报道为中国抗战作宣传。抗战中后期,由于战时严厉的新闻检查政策、蒋介石对宣传工作的干涉以及董显光自身存在的问题等诸多原因,董显光与西方记者屡次发生冲突,其中几次较大的冲突主要围绕着共产党问题,后来史迪威事件更加剧了双方的矛盾。白修德与董显光从合作到冲突的变化,是董显光与西方记者关系变化的典型代表。抗战前期,董显光与西方记者紧密配合,通过出版图书、散发传单、播放电影等方法揭露日军暴行,争取了西方国家的同情和援助,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力。抗战中后期,董显光与西方记者发生数次冲突,西方记者帮助宣传的积极性降低,很多西方记者通过逃避检查,将不利于国民政府的消息发往国外,改变了西方舆论对中国的良好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外宣传效果。但总体上说,对外宣传作为中国抗战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揭露日军暴行、争取国际同情与援助、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是值得被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