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开市场操作作为一项货币政策工具,凭借其高灵活性与高自主性,被多国货币当局所青睐。近年来,为防范金融风险,我国构建起“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调控框架,给予了公开市场操作更多关注。目前,我国已初步实现利率市场化,对市场利率由直接调控转为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主的引导性调控;同时,十九大定调金融着力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基于此,本文着眼于公开市场操作对市场利率的传导效应和对实体经济影响的有效性,希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传导机制是什么样的,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性如何?(2)市场利率对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反应如何?(3)传统工具与新型工具是如何从“量”和“价”两方面影响市场利率的?本文关于利率的统计性分析得出几点事实:(1)市场利率走势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具有强相关性;(2)以借贷便利为代表的新型操作工具的功能发挥有待进一步完善;(3)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对宏观经济的逆周期调控特征明显。本文得出的结论包括:(1)严监管状态下,公开市场操作的价格型调控能够实现对市场利率的有效引导,但操作“量”未起到显著作用;(2)公开市场操作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有效的,但传导渠道还不够畅通;(3)借贷便利工具已成为传统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有效补充,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的创新点有:(1)结合新时代背景,引入新型工具,选取新的指标和数据,并借助数理模型推导作为理论支撑;(2)通过实证,证明了“双支柱”监管下,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利率→市场利率→实体经济”的逻辑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