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底涂剂提高自酸蚀和通用型粘接剂牙本质粘接强度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1368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含MDP和MMPs抑制剂(苯扎氯铵,BAC)的新型底涂剂预处理牙本质对自酸蚀粘接剂和通用型粘接剂的牙本质短期和长期粘接强度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选取126颗人第三磨牙纳入实验,用慢速切割机(Isomet 1000,标乐,美国)垂直于牙长轴切除冠1/3牙釉质,暴露冠中1/3牙本质,在流水条件下依次用360grit和600grit碳化硅砂纸进行打磨。然后根据牙本质表面不同的预处理方法随机分成3组,每组42颗牙齿:1)对照组(一步法自酸蚀法):抛光的牙本质表面不再进行预处理,待用。2)底涂-冲洗组:在抛光的牙本质表面,用新型底涂剂(含15%MDP和1%BAC的酒精水溶液)涂布牙本质表面15 s,水汽冲洗30s,待用。3)底涂-不冲洗组:在牙本质表面,涂布底涂剂15 s后不用水汽冲洗,强吹5 s。随后,选用1种单瓶装自酸蚀粘接剂Clearfil S3 Bond(S3)(可乐丽,东京,日本),2种通用型粘接剂Scotchbond Universal(SU)(3M ESPE,圣保罗,美国)和All Bond Universal(AU)(Bisco,绍姆伯格,美国),按照厂家说明,涂抹于已经预处理的牙本质表面,并用对应厂家的复合树脂Clearfil Majesty(可乐丽,东京,日本),Filtek Z250(3M ESPE圣保罗,美国)和Light-Core(Bisco,绍姆伯格,美国)分层充填,每层约1 mm,分别光照20 s(Elipar S10,3M,美国),堆成4 mm厚的树脂块。将制备的样本在37℃蒸馏水中存储24 h,用慢速切割机垂直于粘接面切割成0.8*0.8*8mm的牙本质-树脂条,其中每个亚组5颗牙齿所得样本条用微拉伸测试仪(Bisco,Schaumburg,IL,美国)测试即刻粘接强度。另外5颗牙所得样本条存储于37℃蒸馏水中,6个月后同上方法测试粘接强度。所有断裂样本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分析断裂模式。每个亚组其余4个树脂-牙本质粘结样本分别用于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分析短期和长期的树脂-牙本质粘接界面微观形态。实验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处理,以双因素重复测量和Tukey法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差异,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用新型底涂剂(15%MDP和1%BAC酒精水溶液)采用底涂-冲洗法和底涂-不冲洗法均可提高自酸蚀粘接剂和通用型粘接剂短期和长期牙本质的粘接强度(P<0.05)。底涂冲洗法的短期微拉伸强度显著高于底涂-不冲洗法(P<0.05);但是两组之间,经过水储存6个月的粘接强度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底涂-冲洗组和底涂-不冲洗组,混合断裂模式增加(P<0.05)。经过6个月水存储,各组均以界面断裂为主。SEM显示,水储存24h的样本中牙本质树脂粘接界面致密均一,底涂-冲洗组和底涂-不冲洗组可见树脂突伸入牙本质小管;水储存6个月的样本中,树脂牙本质粘接界面有裂隙出现。TEM观察发现,各组混合层中有大量羟基磷灰石晶体存在。结论:使用含有10%MDP和BAC的新型底涂剂,采用底涂冲洗法或底涂不冲洗法,均可提高单瓶装自酸蚀粘接剂和通用型粘接剂(自酸蚀模式)的短期和长期粘接强度。底涂-冲洗法的短期牙本质粘接强度显著高于底涂-不冲洗法,但两者的长期牙本质粘接强度无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后,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流动,西北穆斯林农村地区像中国的许多农村地区一样,劳动力呈现出大规模外流的发展趋势。新时期西北穆斯林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动会呈现
介绍了邯钢200万t链算机-回转窑酸性氧化球团生产线的工艺特点和主要设备,以及建成投产后试生产的有关情况。通过周密的部署和安排,该生产线实现了40天快速达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