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导致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随之增加。我国农村地区受气象灾害的侵蚀严重,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现象亟待遏制。灾害救助是我国减少灾害影响的重要策略,但现有的救助政策既难以适应气象灾害多发、易发、程度小的特点,也忽视了中国村庄在经历改革开放和城镇化进程之后产生的不同形态。分化后不同类型的村庄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和社会治理等方面展现出了不同的能力特征,使其在面对气象灾害时的感知程度和适应、应对能力皆不相同。武陵山区作为具备“老少边山穷”特征的典型地区,近年来受气象灾害影响严重,村庄发展受阻,更是亟待具针对性的气象灾害救助措施。因此本文以武陵山区5个县10个村为例,在实地调研获取的1008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和10个村庄深度访谈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考察情况,研究村庄社区对气象灾害的应对能力,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深入探析武陵山区村庄在面对气象灾害时的不同特征,最终为完善气象灾害救助措施提供有效建议。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以“栖居的视角”对长阳县的三个田野观察点进行灾害人类学研究,从村庄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形态的转变结果,从人口、土地、产业情况三个方面分析现状,将武陵山区村庄分为旅游村、专业村、空心村三种类型。旅游村中,在村人口中劳动力占比较大,村庄发展以旅游产业为主。专业村一般凭借其自身优良的生态环境,引进合适的产业类型,发展自身经济。空心村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留村人口中老人和其他无劳动能力的人数居多,农村功能整体弱化。(2)从村庄经济条件、基础设施情况、社会治理基础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厘清各类型村庄抗灾减灾能力的差异。旅游村产业发展状况良好;交通便利程度高,基础设施完善;社会治理层次高,村民政治参与度高。专业村经济基础较好,但产业结构单一;交通便利,土地利用率较高;村中农业合作社参与村庄治理。空心村经济基础较为薄弱,村庄基础设施落后,社会治理平较低。(3)根据Grothmann等学者构建的个人适应气象灾害的社会认知模型,个体对气象灾害的响应需要经过观察、感知、意向和行动等阶段,对气象灾害的感知分为风险感知与适应感知,是农户做出适应行为的关键环节。因此建构气象灾害认知模型,研究武陵山区农户对气象灾害及其影响的感知与适应情况。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旅游村中,农户的可能性感知、严重性感知、能力感知、效果感知、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的提升,均有利于农户适应意向的产生;专业村中,农户的可能性感知和效果感知越强,自然资本越丰厚、性格特征越乐观,农户的适应意向越强烈,但严重性感知对适应意向有抑制作用;空心村农户的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的提升有助于对适应意向的产生,但效果感知有负向作用,其他因素均对适应意向无显著影响。(4)利用德尔菲打分法、社区脆弱度与能力评估法(CVCA)与灾害冲击风险与脆弱度评估法(HIRV)逐步计算,最后得出每个村庄的环境脆弱度、社会脆弱度、回复力和综合脆弱度。通过对比分析,将这十个村庄划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环境脆弱型,即因环境脆弱度而造成综合脆弱度较高的村庄。一般地理环境恶劣,以农业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且产业结构单一的专业村属于此种类型。第二类是社会脆弱型,主要指因发展较为落后,社会条件较差而造成的综合脆弱度较高的地区,一般空心村属于此类。第三类为中间型,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均处于中间水平,整体脆弱度不是很高,具备一定的灾害应对能力,一般农户生计具有较高的多样性的专业村属于这一类型。第四类是低脆弱度型,是指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均较好的村庄,对灾害的应对能力较强,旅游村属于这一类型。根据这种划分,可以有效地了解各个村庄的优势与弱势,据此提供针对性的救助政策,以改善地区现状,促进村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