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文字的饱和现象是指,一个字或单词在持续注视或反复出声重复后,会让人觉得陌生、不认识,难以判断其书写的正确性、难以提取其语义信息。以英文为对象的研究起步早,1960年,Lambert等命名该现象为“语义饱和”(Semantic Satiation),并提出饱和现象发生在语义加工阶段的理论,但持知觉饱和观点的研究者们对此并不认同。2010年,Tian等又提出了新假设,他们认为发生饱和的位置是词形到词义之间的联接,所以提出“联接饱和”(Association Satiation)的说法。几十年来西方研究者一直对饱和现象的发生机制争论不休,从命名的差异也可见一斑。汉字饱和现象的研究则起步较晚,1994年台湾的郑昭和等人首次对其进行了研究,认为这是一种知觉上的、字形的饱和,并将汉字饱和现象命名为“字形解体”(Orthographic Decomposition),日本研究者则称其为“完型覆灭”(Gestaltzerfall)。近些年,有许多国内研究者对国外研究英文饱和的成熟范式进行复制、改良,并将其应用于汉字饱和现象的研究,进而对汉字饱和的词形、语义饱和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本研究探索汉字饱和现象的发生机制,即通过实验一和实验二分别对汉字饱和现象的语义层面与字形层面进行探究。整体设计沿用了国外成熟范式应用于汉字饱和现象的思路,在对过往研究进行梳理回顾后,选择了经典的Smith L.类别成员判断范式(Category Membership Task),其中实验一为复制性研究,实验二则对原范式进行了改良,使其能够进行字形饱和的诱发和监测。实验一欲探究汉字语义饱和现象的存在性,采用2(匹配性:匹配/不匹配)×2(重复性:高重复/低重复)因素的被试内设计,要求被试持续注视启动词(类别词),然后判断目标词(成员词)是否属于启动词类别,因变量为类别成员判断任务的反应时。结果发现,当“启动词-目标词”对为匹配时,被试的反应时显著低于不匹配的情况,即匹配与否主效应显著,启动效应显著;匹配条件下,高饱和组的反应时比低饱和组长,但是该交互作用并未达到显著水平;重复性主效应不显著,表明没有疲劳效应的影响。实验一尚无法证明在语义层面了发生饱和。实验二欲探究汉字字形饱和现象的存在性,采用2(一致性:一致/不一致)×2(重复性:高重复/低重复)因素的被试内设计,要求被试持续注视启动字(韩文字),然后判断目标字(韩文字)是否与启动字相同,因变量为字形一致性判断任务的反应时。结果发现,一致性主效应不显著、重复性主效应不显著以及二者交互作用不显著,即没有观察到显著的启动效应、饱和效应,也没有疲劳效应的影响。实验二尚无法证明在字形层面发生了饱和。结论:本研究没能观察到汉字语义饱和现象,无法证明Smith L.类别成员判断范式在汉字语义饱和研究上的适用性;没能观察到汉字字形饱和现象,无法证明改良后范式在汉字字形饱和研究上的适用性。虽然本研究没能得到显著的结果,但也通过对不显著原因的讨论和分析,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些研究的启示。例如可以增加眼动仪监测实验过程并提供筛选标准;不建议以小样本进行该范式的实验;使用古文汉字等不同材料再次进行探索;对不同时间间隔、不同“类别词-成员词”对材料的影响进一步探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