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指具有生长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于子宫腔以外其他部位,并具有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所引起的疾病。该病是妇科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发病率达10%-15%,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迄今为止,关于内异症的真正发病机制并未最终阐明,一个主要原因是这种疾病仅发生于人类和灵长类动物,这严重限制了对该疾病的研究。因此,需要一种可在实验动物体内复制该病的方法。
目的:用自体移植法构建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大鼠动物模型,并用形态学和病理学方法鉴定是否造模成功。并探讨该模型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的发病机理和药物治疗等研究方面的应用前景。
方法:取性成熟未交配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30只,麻醉开腹,取部份右侧子宫,通过手术将大鼠自体右侧子宫组织移植到左侧腹壁上,建立诱发型内异症大鼠动物模型。造模成功的标志是:肉眼可见种植物呈隆起透明的结节状、囊状物,囊内充满清亮的液体,移植物被结缔组织覆盖,并有血管形成[6]。术后8周,再次剖腹观察造模是否成功以及异位组织的存活情况、病灶大小、与周围组织的粘连程度以及病理学变化,并对其进行组织形态学、组织化学观察,并探讨该模型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的发病机理和药物治疗等研究方面的应用前景。
结果:25只大鼠有明显的异位病灶,三只未见明显病灶。所有病灶都与周围组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病灶外观呈囊泡状。光镜观察见大部分异位子宫内膜形态和结构与在位子宫内膜基本相同,但内膜细胞、间质细胞、腺体,与在位内膜相比较少。少数病灶只有上皮组织或只有间质组织。该模型为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的发病机理和药物治疗等研究提供了合适的实验模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结论:自体子宫移植法可成功建立内异症大鼠模型。该模型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的发病机理和药物治疗等研究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