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 慢性肾脏病患者肺动脉压变化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 目的: 了解慢性肾脏病患者肺动脉压的变化情况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总结临床特点,有助于及早干预,逆转右室重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方法: 调取我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住院患者病历资料,慢性肾脏病患者符合CKD的定义: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损害病史大于3个月),包括肾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GFR下降(<60ml/min·1.73m2)超过3个月,即为CKD。CKD的分期按照美国肾脏病基金会K/DOQI专家组对CKD的分期,分为5期。CKD1期:GFR>90ml/min·1.73m2;CKD2期:GFR60 ml/min·1.73m2?89 ml/min·1.73m2;CKD3期:GFR30 ml/min·1.73m2,59 ml/min·1.73m2;CKD4期:GFR15 ml/min·1.73m2,29 ml/min·1.73m2;CKD5期:GFR<15 ml/min·1.73m2或透析。搜集患者基本资料:性别、年龄;根据GFR分为CKD1-5期,并统计每期发生肺动脉高压的例数,根据单因素相关分析,以PASP为因变量,各相关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 观察30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现合并肺动脉高压者共48例,总的发病率为16%,其发病率随CKD进展呈明显升高趋势(由CKD1期为0%,CKD2期为1.7%, CKD3期为10.4%,CKD4期为23.6%,CKD5期为36.7%,P<0.05),从CKD3期开始其变化更加明显。CKD3期较CKD2期、CKD4期较CKD3期、CKD5期较CKD4期肺动脉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H组48例患者比肺动脉压正常组252例患者有较高的脑钠肽、甲状旁腺素、肌酐、尿素氮、钙磷乘积(P<0.05),更低的血红蛋白,差异非常显著(P<0.01)。分析各相关因素发现PAP与BNP、PTH、Scr、Bun、钙磷乘积呈正相关(P<0.01),而与Hb呈负相关(P<0.01)。BNP、Hb为影响PAP的独立因素。 结论: 慢性肾脏病患者易合并肺动脉高压,其肺动脉压的高低及发生率与慢性肾脏病的恶化程度有关,贫血的严重程度、体内毒素水平的蓄积、钙磷代谢紊乱、PTH水平的升高、脑钠肽水平的升高都与肺动脉高压有关,且脑钠肽水平的升高和血红蛋白的降低是其独立的危险因素。在临床工作中,积极纠正贫血、降低尿素、肌酐水平、纠正钙磷代谢紊乱、降低 PTH水平、减轻容量负荷有助于减轻肺动脉压,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血浆脑钠肽水平和贫血的程度与肺动脉高压形成密切相关! 第二部分 西地那非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 目的: 探讨西地那非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 将48例慢性肾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给予一般治疗如:吸氧、改善心脏功能、口服降压药、控制血糖、需透析者规律血液透析等。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西地那非25mg口服1次/日,生理盐水40ml+前列地尔10ug泵入,1次/日,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肺动脉压的变化。用统计方法比较其疗效。 结果: 入选时两组资料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动脉压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 结论: 西地那非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肺动脉高压患者疗效尚可,联合用药有协同作用,能够增强疗效,减缓肺动脉高压的发展,改善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