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6月17日,第一家股改试点公司三一重工拉开了股改限售股解禁的序幕,从此股改限售股陆续进入了可流通状态。我国上市公司正式从股权分置时代逐渐过渡到全流通时代。随着股改限售股解禁进程的不断推进,2009年迎来解禁潮的最高峰,达到3.7万亿元。解禁股数如此巨大,这将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产生多大的影响?进而通过股权结构的变化对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绩效的影响如何?股改限售股解禁之后我国特殊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有着怎样的相关性?这些相关性的影响因为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值得市场参与各方的高度关注。
本文以股改限售股解禁为契机,围绕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对股改限售股解禁前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变化及其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同时对尚存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本文并不拘泥于仅统计企业公司绩效变化的结果,期望通过分析公司绩效变化的因为,提出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过程中如何进一步通过公司结构治理模式的变革等对策来改善公司绩效,为将来上市公司不断优化股权结构提供参考。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股权结构理论与经营绩效评价理论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明确股权分置改革、股改限售股解禁、股权结构和公司经营绩效的概念,然后介绍股权结构理论和股权结构影响公司经营绩效的作用机制,再次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在股改限售股解禁前后股权结构的变化及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依据股改限售股解禁的发展趋势,分析未来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变化情况。
本文的实证分析过程如下:实证分析部分说明了样本的选取方法、样本数据的来源,对实证研究中应用的变量进行了界定,提出股权构成及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假设,对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绩效进行回归分析,验证了假设。然后通过分析股改限售股解禁前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变化趋势以及股权结构变量与绩效变量的相关系数的变化,得出如下实证结论:随着国有股持股比例降低,其对公司绩效的负效用也在降低;法人股持股比例降低其对公司绩效的正效用有所减弱;随着流通股持股比例的增大其对公司的负效用也在减少;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减少,其对公司绩效的正效用有所增加。赫芬达尔指数与绩效变量相关关系不显著、Z指数与绩效变量相关关系不显著。本文通过上述一系列的研究提出如下建议:引导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大力发展正规的法人并发挥其监督和制衡的积极作用;逐步使股权结构从“一股独大”向多股制衡转变;完善中小投资者保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