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MMV病毒蛋白的酵母系统构建及WRKY55基因参与BaMMV感染大麦的作用机理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麦是世界上种植面积与总产量排名第四的禾谷类作物,在中国已有悠久的栽种历史,主要用于牲畜饲料、食品加工原料以及酿造啤酒等,在我国主要种植于长江流域。大麦黄花叶病是土传病毒病害,主要由大麦黄花叶病毒(Barley yellow mosaic virus,BaYMV)及大麦和性花叶病毒(Barley mild mosaic virus,BaMMV)引起。病毒寄生于土壤中禾谷多黏菌的孢子中,可以潜伏长达十年之久。大麦黄花叶病已经严重影响大麦产量,因为病毒随土壤中的禾谷多黏菌传播具有持久性,传统化学方法对该病进行防治已经失效,选育抗病品种的大麦才是防控大麦黄花叶病的最有效途径。本课题主要分成两部分工作,一是利用特异性引物分别扩增出13个不同结构的BaMMV编码基因,包括RNA1上的P3、7K1、C1、7K2、VPg、NIa、NIb、CP、NIa-VPg、7K2-NIa-VPg、7K2-VPg和RNA2上的P1和P2,构建酵母双杂系统,用于验证与大麦易感因子eIF4E和隐性抗病基因PDIL5-1之间的互作,结果显示病毒蛋白与eIF4E和PDIL5-1之间没有直接的物理互作。二是通过转录组测序(RNA-seq)数据,分析获得感染BaMMV后上调表达的基因HORVU1Hr1G069640(WRKY55)。荧光定量qPCR分析感病和抗病品种中WRKY55的表达,发现感病品种中的WRKY55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抗病品种,说明WRKY55在大麦感染黄花叶病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深入研究WRKY55在病毒感染大麦中的作用机理,以大麦栽培品种Morex的cDNA为模板,克隆获取WRKY55。其全长870 bp,在415-594位核苷酸之间含有WRKY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该基因位于独立的进化分枝。组织表达分析发现该基因主要在根部和幼嫩组织中表达,而其它成熟部位表达较少甚至没有。农杆菌介导的烟草亚细胞定位实验发现WRKY55定位于整个细胞,这与通常的转录因子定位在细胞核不同,预示着WRKY55可能存在新的功能;同时酵母系统转录因子活性检测显示WRKY55没有转录激活活性,酵母双杂实验未检测到WRKY55与BaMMV病毒编码蛋白及大麦抗病基因eIF4E及PDIL5-1的相互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WRKY55参与BaMMV的感染过程可能不是通过与病毒蛋白或植物抗病基因的直接互作完成的,具体的作用机理还需进一步研究。WRKY55参与病毒的感染过程对于探究大麦抗病机理指明了方向,为未来培育大麦抗病品种提供了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苜蓿素(tricin),是黄酮类化合物,又称麦黄酮、小麦黄素。本课题组前期对草木樨属植物白花草木樨植物进行活性成分研究,首次发现苜蓿素对黄嘌呤氧化酶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是治疗痛风的潜在天然产物。关于苜蓿素活性深入研究和其他药理功能报道不多,部分原因在于获得苜蓿素单体较困难。本课题通过文献调研发现大量禾本科植物中含有苜蓿素,尤其是原料廉价易得的小麦秸秆、水稻秸秆等农业生产副产品中含量较高。基于此成分
背景结肠癌(colon cancer)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呈现上升的趋势,手术和放化疗是常用的治疗手段,但是随着药物使用的广泛性,出现了明显的耐受现象,因此寻找新的结肠癌治疗靶点成为研究的热点。研究显示出,酪蛋白激酶CK2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但是其对结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及自噬在其中可能的作用还不是很清楚。目的明确CK2抑制剂对结肠
目的:骨骼肌松弛药简称肌松药,选择性作用于骨骼肌神经-肌接头,与N_2受体结合,阻断神经肌肉间的兴奋传递产生肌肉松弛作用,使外科手术不再依赖麻醉深度满足肌松要求,而广泛应用于全身麻醉。胃癌是目前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并且在全球肿瘤相关死亡疾病中排名位于前列。我国属于胃癌的高发区,目前手术切除仍是胃癌治疗的主要方法,但是术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仍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麻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关乎祖国的发展。食品安全是保证健康体质的前提和条件,营养是维持健康的重要基石。然而我国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食源性疾病不断增加;不良的饮食消费习惯引起的肥胖、与饮食相关的慢性疾病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高中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对高中生进行食品安全与营养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意识,改善学生的不良饮食消费习惯。生物学涉及医学、农业、食品等相关
桡动脉为肱动脉的一条终支,通过分析桡动脉可以得到人体许多重要信息,如心率、血液流速、血管壁收缩情况等。国内外医护人员一般通过经验来识别桡动脉位置以进行病情的诊断和治疗,耗时长且准确度较低。针对此问题,本文创新性的提出使用计算机视觉自动定位超声图像中桡动脉的方法,论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对桡动脉超声图像的去噪算法和形态学滤波算法展开了研究。首先分析了超声图像中的噪声种类,其次研究了多种去噪算法
研究目的:探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合并肺间质改变(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与中医证型、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等方面的关系,挖掘RA-ILD的中医发病机制及有效诊疗策略,为临床提前预防、尽早诊断、精准辨证、有效治疗提供客观的依据。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18年10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病科R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以炭疽病、非典为代表,多种新型病毒、变异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层出不穷,潜在的生物威胁远远超过传统的生物恐怖剂和烈性病原体清单的范围。如何快速高效地应
不断创制玉米新的突变体并进行遗传鉴定与利用研究是玉米育种中的重要工作,课题组前期通过多种遗传途径创制了一批新的玉米种质资源,并对红轴突变体698-3R和矮秆突变体K125d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日趋严重的社会化问题,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 D)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公共问题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针对教学内容提出精简容量、突出重点等要求,生物学重要概念作为高中生物学科结构中的主干部分,是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由于生物学重要概念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在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难以理解的情况,“先行组织者”作为学习者认知结构中与新知识相关的材料,能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因此,笔者提出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运用到生物学重要概念的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