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胜任力模型代表一个人能做什么(技能、知识)、想做什么(角色定位)和为什么做(价值观、品质、动机)的内在特质的组合。建立胜任力模型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逻辑起点,是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技术的重要基础。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任职者的胜任力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是对任职者的胜任力资源进行管理、合理利用、有效开发,是对具有组织需要的胜任力的人才的获取、配置和科学合理使用,是对任职者的现有胜任力的发挥、潜在胜任力的有效挖掘以及胜任力的发展。胜任力模型的引入,为大学生村官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和视角,对于实现大学生村官的合理配置和提高组织的绩效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管理技术。
本文在课题的支撑下,应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关键事件法选取胜任力指标,建立大学生村官胜任力模型。首先通过文献分析,得出初步的胜任力指标体系,共包括36项胜任力指标;然后通过仔细查阅收集到的59名优秀大学生村官的事迹材料,分析其工作中的关键工作事迹和成果,对信息进行总结、编码。统计出36项胜任力指标在59份优秀大学生村官事迹材料中出现的频次,提取优秀大学生村官具备的胜任力指标,建立初步的大学生村官胜任力模型;最后利用问卷调查收集到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和修正,并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层级指标的权重。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村官胜任力模型,从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性格、动机六个维度出发,包含22个胜任力指标。分别为:法律法规知识、公共行政管理知识、农业技术专业知识、行政执行能力、学习思考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信息收集与运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文员、创业者、协调者、组织者、自我定位明确、责任心、亲和力、积极主动性、乐观坚强、培养他人意识、信息收集意识、学习意识和服务意识。
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大学生村官胜任力模型的应用:包括:在大学生村官招聘、培训及考核中的应用;对学校通识教育的启发;对国家培养储备干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