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进入web2.0时代,社交网络成为最为热门的网络应用,随之带来的是人们线下关系往线上的转移。与以往网络社会交往不同的是,社交网络最大的特征是“通过熟人认识熟人”,这里第一个熟人通常是线下社交关系中的熟人,即家人、亲戚、朋友等,而第二个熟人通常是社交网络中的新朋友;具体体现为公开性、人际性和真实性。总体而言,人们在社交网络中维持线下社交关系和拓展新的社交关系。人们在社交网络中自我呈现的表现也与以往的网络社会交往有所区别,而越来越接近真实交往。社交网络是新生事物,对于社交网络中自我呈现的研究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国内尚未有相关的定量研究。本文通过对自我呈现概念和动机的厘清,以戏剧论、印象管理理论、自我监控理论等自我呈现的相关研究理论为基础探讨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的方式与策略,并从自我监控的角度初步探讨社交网络中自我呈现策略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倾向于认为个体在社交网络中表现更真实的自我,试图表现理想的自我。个体在社交网络中以文本(如状态、日志等、和图像(个人照片等)为主要符号的自我呈现方式。总体而言,由于在社交网络这个前台中的好友数量是庞大的并且目标观众是不确定的,个体在社交网络中主要有三种自我呈现策略:1)积极主动策略,个体在社交网络中很注意自己所呈现出的形象,很看重他人对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形象的看法,并主动表现出优秀的一面;2)模糊泛化策略,为了避免他人对社交网络中的自我产生刻板印象,个体倾向于模糊表达内心的想法和情感;3)消极被动策略,控制社交网络中的负面态度和行为,尽量控制负面情绪的表达。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上,本文认为自我监控变量对社交网络中自我呈现策略有一定的解释力。他人导向对使用积极主动策略和消极被动策略有显著影响,非常注意自己所呈现出的形象,很看重他人对文本呈现和图像呈现的看法,同时避免在社交网络中呈现负面的态度和行为:高自我监控对使用模糊泛化策略有显著影响,主要是为了避免他人产生刻板印象,而自我导向者对使用模糊泛化策略有显著影响,可能主要的原因是更关注自我和谐而并不希望呈现出来。同时,使用社交网络的动机和社交网络的使用粘度也对自我呈现策略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拓展关系对自我呈现的三个策略均有显著影响,表明个体想通过社交网络结识新的朋友,越倾向于表现优秀的一面、避免表现负面态度和行为,并且倾向于不完全表达内心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