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是人类思维和语言的普遍特质。对隐喻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即作为语言现象的隐喻和作为一种认知机制的隐喻。目前,隐喻已成为认知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特别是认知语言学等领域内一个跨学科的研究课题。更有意义的是,隐喻研究中发生了“从语言到范畴”的转变(Cacciari& Glucksberg,1994∶461)。范畴化是隐喻一个非常本质的方面。 在哲学和心理学中,关于范畴化的传统理论颇具本体论和认识论意义,并包含着对人类认知的有价值的见解,但这些理论对隐喻范畴化却未能提出接近合理的解释。Honeck(1985)、Honeck etal.(1987)、Hoffman & Honeck(1987)等提出了“范畴化的概念基体观”,用来解释人们如何在谚语和对谚语的解释之间建立概念上的联系。这一理论也可以用于解释隐喻范畴化,其基本观点是:(a)范畴,特别是抽象的范畴,是围绕概念基体建立起来的;(b)概念基体是一个抽象的实体,而不是一组匹配的特征、一个原型或实例;(c)概念基体是一般的和跨范畴的,因为它包含了不同范畴的信息;(d)概念基体是非语言或意象的,它是言语或意象经验的基础;(e)概念基体具有生成力,能够将大量从字面或所指来看是泾渭分明的但由解释者看来却拥有某种非特征的家族相似性的事件或实例纳入同一范畴;(f)理解普通的谚语及许多种比喻性语言,如隐喻、成语、典故等,都涉及不同范畴之间的非特征的家族相似性而并不包含对特征的比较和匹配,它基于在抽象层上相互关联并根植于文化语境的范畴。 尽管“范畴化的概念基体观”最初是为解释谚语的生成和理解而提出的,但它同样适合于解释隐喻范畴化,理由有:(a)隐喻与谚语在结构、功能及范畴方面的相似性,(b)从对隐喻的心理学研究中得出的支持性证据,(c)该观点与传统的心理学理论在范畴化问题上的分歧,和(d)该观点与Lakoff及其同事关于概念隐喻的观点的相容性。此外,“范畴化的概念基体观”与隐喻互动论在概念基础、经验基础和范畴重组等方面也是一致的。隐喻范畴化并不包含对本体和喻体两个范畴的特征的演算,这两个范畴是通过概念基体统一起来的。隐喻范畴化也依赖于认知主体在个体发展或人种发展意义上所获得的经验。隐喻范畴化不但涉及已有的相似性和范畴,而且可以创造相似性和范畴。隐喻的本质,正如Lakoff及其同事所论,是运用对一个范畴的经验去理解另一个范畴。隐喻的认知力产生于在隐喻的生成和理解过程中本体范畴和喻体范畴之间的互动。在隐喻互动中,喻体76 A Categorical Perspective on Metaphor充当着观察本体的新视角,由此观察者对本体的心理表征得以改变,随之也 糙出新的相fcttt和新的范畴。 隐喻范畴化也存在于中国人的认知活动:人{]依赖较为具体的概念去经验、思考和描述较为抽象的概念以获得对这个杂乱世界的系统描述。隐喻认知在中国人的认知中所起的核心作用以汉语中俯拾即是的大量隐喻语言为证据。而且,从简单概念到复杂概念的隐喻泅申并不是任意的,而是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人的文化经验,隐喻范畴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可以从经验或文化的角度得到解释。 总之,本文尝试回答三个相关的问题:b)隐喻范畴化是怎样发生的,(b)隐喻范畴化如何体现出隐喻的认知力,*)隐喻范畴化是否也存在于汉语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作为回答,隐喻范屿化是在抽象的概念层次上进行的;隐喻的认知力源于范畴什呀D概念化;本体和喻体范畴间的互动,归根结底,是认知系统中较高层面与较低面之间、认知主体与环境之间的认知互动;隐喻范畴化现象在汉语中比比皆是,也是中国人的卡?固有的思维方式。 一自以蔽之,隐喻的认知力发生于其特殊的范畴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