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谭岛土地利用/土地覆被信息图谱分析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muyue3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全球环境变化日趋激烈,在众多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中,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研究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数量不断增多,人类活动促使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格局发生巨大的变化,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重重矛盾也越来越突出,逐渐对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负作用,因此以研究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逐渐成为地理学以及环境学重点问题之-本文是以景观生态学理论、土地利用变化理论、地学信息图谱理论为基础,以福州市平潭岛为研究区,采用2003年、2009年和2011年三个时段的遥感影像和土地利用现状等数据资料为基础数据,用ARCGIS9.3软件进行遥感影像解译,并建立各个时期土地利用类型信息图,从而构建平潭岛土地利用数据库,以此构建土地利用/覆被演变信息图谱和各个时段的马尔科夫转移矩阵。在此基础上对平潭岛2003年至2011年8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研究,得出2003年—2009年和2009年—2011年两个时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和演变规律。建立系统性的土地利用/覆被演变信息图谱和转移矩阵模型有助于研究土地利用的动态过程,揭示土地利用演化规律,推测土地利用/覆被的发展趋势,对区域的土地利用格局和演变趋势的研究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平潭岛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详实的科学依据。平潭岛2003年、2009年和2011年的土地利用特征为:1、土地利用分布格局耕地和林地是最主要的景观基质,在全县分布面积广耕地基本为旱地为主,林地多分布在海岸带、农田、丘陵区,多为沿海防护林、农田防护林以及水土保持林为主;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比例小且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县乡镇中心,但随着平潭岛大开发的动工,建设用地面积增长趋势明显;草地、水域、未利用地所占面积较小,变化相对稳定。2、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及其变化幅度2003年土地总面积为27334.56hm2,其中耕地面积9686.85hm2,占平潭岛土地总面积的35.44%;林地面积10275.41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7.59%,是平潭岛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建设用地2640.08hm2,占土地总面积的9.66%;草地面积1497.78hm2,占土地总面积的5.48%;水域面积1557.31hm2,占土地总面积的5.69%,未利用地面积1677.13hm2,占平潭岛土地总面积的6.14%。2009年土地总面积为26216.78hm2,其中耕地面积减少至7529.24hm2,占平潭岛土地总面积的28.72%,林地面积增加到10546.21hm2,占平潭岛土地总面积的40.23%,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明显,为3908.27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4.91%,草地、水域,未利用地变化幅度较小,面积分别985.41hm2、1918.34hm2、1329.31hm2,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3.76%、7.32%、5.07%。2011年土地总面积为27012.74hm2,耕地和林地依然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分别为7029.02hm2、10964.82hm2,占土地面积分别为26.02%、40.59%,建设用地增加显著,达到5498.14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0.36%,草地面积减少至895.48hm2,水域面积增加到1927.15hm2,未利用地面积减少698.13hm2。近年来建设用地显著增加说明国家和省对平潭岛开发的越来越重视,平潭岛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大量的农用地转化为非农用地,建设用地规模逐渐扩张。3、土地利用动态度2003-2011年平潭岛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林地、建设用地、水域动态度为正值,表明这三类面积处于增长趋势,其中建设用地动态变化幅度最大,高达13.53%,研究区的建设用地受人为开发利用最为显著,随着平潭岛经济迅速发展,人口数量增多,导致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林地动态度为0.83%,林地变化幅度小,在原有林地面积基础上,适当增加沿海防护林和水土保持林;耕地、草地、未利用地动态度出现负值,分别是-3.42%、-5.02%和-7.29%,说明研究区征占用耕地、草地和为利用地开发较为频繁,面积处于逐渐萎缩的趋势。4、土地利用转移变化基于土地利用信息图谱和转移矩阵,土地利用的转移方向和趋势,耕地主要向建设用地、林地转化,林地主要向建设用地转移,草地主要流向耕地、建设用地、林地,建设用地主要向林地、水域、未利用地流转,水域和未利用地主要流向林地、建设用地和草地。5、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借助Fragstats软件,利用景观破碎度、多样性、优势度和均匀度指数对平潭岛近年来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化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耕地形状复杂,与其它景观的分布关系混杂;建设用地优势度在逐步提高。总体而言,景观的异质性程度上升,景观类型朝着多样性与均衡化的方向发展。6、土地利用扩展变化趋势根据土地利用类型年均空间扩展强度公式,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平潭岛土地利用类型扩展强度进行分级:耕地为较快收缩型,林地为较慢扩张型,建设用地为较快扩张型,草地为较慢收缩型,水域为较稳定型,未利用地为较慢收缩型。7、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自然驱动力及社会驱动力自然和社会驱动力共同促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地形、气候、降水等因素,其中防护林建设是对自然驱动力的重要体现,致使林地面积不断增长;人口因素、城市化水平和政策等社会经济因素是导致建设用地增加的根本原因,耕地、未利用地等大面积转化为城乡建设用地,适应城市规模发展的需要。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可挥发性有机物(VOC)排放的控制日益严格。传统溶剂型涂料逐渐被环保型涂料取代,环保涂料成为了目前涂料研究的热点。紫外光(UV)固化水性涂料,
当前的经济管理专业建设中因盲目扩大规模而忽视学生的整体素质,对学生隐性职业素养、专业实践能力、就业和创业指导重视不够。要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必须加大大学生隐性职
圆筒吻鮈(Rhinogobio cylindricus Günther),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鮈亚科(Gobioninae)吻鮈属(Rhinogobio),是长江上游特有的小型底栖鱼类,通常以底栖无脊椎动
青少年犯罪问题一直备受世界各族人民的关注,近百年来,各国学者从未放弃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我国学者对于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也有三十的历程。青少年犯罪直接关系到千万家庭
康熙以降,随着清廷对蒙古草原统治的增强,山陕直鲁等处的商民人渐入草原,从事“雁行式”贸易或“移民式”耕种。而此际草原恶劣的“自然生态”,弱肉强食的“社会生态”,尤其
<正>饮酒过度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饮酒过度可造成机体各种损害,尤其是对肝脏的损害尤其严重。国外报道因饮酒引起的肝硬化占全体肝硬化的28.7%。我国的调查表明,酒精肝的患病
为了探讨羊肚菌的液体发酵工艺,优化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基的配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进行了多因素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羊肚菌的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基最佳配方为:葡萄糖1.5%、玉
在传统经济学中,研究者进行理论分析的研究基础是“经济人”的假设。按照该假设,在各种经济活动中,人们只会关心自己的效用情况,并不关心其他人的效用情况,更不会关心每个人的效用
以网络、移动通讯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新兴的传播媒介不仅方便了人们的信息获取,也彻底革新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同时对党的执政理念提出了新的要
<正> 家族性反复血尿综合征(Familial recurent hematuria syndrome,FRHS)是一种少见遗传病,属于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肾病范畴。临床表现为持续性镜下血尿或(和)反复肉眼血尿,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