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通过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获得了持续性的外汇净流入,外汇占款随之上升导致基础货币不断扩张。2005年我国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中的比重首次超过100%。2008年12月末,我国外汇占款水平达到16万亿人民币,与基础货币的比重高达130%,成为我国基础货币的最主要的投放渠道。在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的前提下,我国外汇占款刚性增长,面对外汇占款导致的通胀及影响货币政策独立性等问题,中央银行和诸多学者们已经深入探讨并积极应对。然而2011年我国外汇占款首次出现下降的趋势,并在2011年出现第四季度连续三个月下降的现象。2015年8月份我国外汇占款为28.2万亿元,相较年初降幅达3.8%。截至2014年12月份,我国外汇占款月度环比最大降幅达到8.36%。在新的经济发展条件下,研究我国外汇占款下降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及导致的问题,进而寻求合理的应对措施,是本文的重点。全文以外汇占款的变动对基础货币的影响为研究主线,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进行分析,解释外汇占款下降对我国基础货币产生的影响及导致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结构分为5个部分,具体内容及主要观点如下。第一章为导论,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和不足。其中,国内外学者对于我国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的研究多集中于外汇占款的迅速增加及庞大体量对我国基础货币的影响,而本文侧重研究基于新经济下,外汇占款下降及变动对我国基础货币的影响,所以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第二章首先回顾我国的外汇储备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我国外汇占款的现状、特点、变化趋势及原因。我国外汇占款的整体变化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从1994年底的4481亿元一路飙升,2007年突破了10亿大关。然而从2011年四季度出现负增长开始,外汇占款的增长率开始波动,2015年7月外汇占款又出现了史上最大降幅。在近二十年的变化过程中我国外汇占款呈现的特点是:第一、我国外汇资产过于集中于中央银行;第二、外汇占款增长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存在明显的波动性,管理难度加大。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来源于三方面:第一、国际收支随经济环境变化的调整变动;第二、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推进;第三,人民币的升值预期。第三章对外汇占款对我国基础货币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出发分析我国基础货币的内涵及构成,阐述外汇占款作为其中一个货币投放的渠道对基础货币的作用机理,最后论证了外汇占款的下降及波动趋势对基础货币及货币政策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外汇占款的波动性削弱基础货币其他货币投放渠道自主性,影响货币政策独立性;第二、外汇占款的波动性增强造成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难以控制,削弱货币政策有效性;第三、外汇占款的减少使基础货币减少导致流动性短缺,提高市场风险预期和资金成本。第四章是外汇占款变动对我国基础货币影响的实证分析。选取了2002-2015年8月的数据,通过建立状态空间模型,检测我国外汇占款的变动对基础货币影响程度的变化,并进行单位根和协整检验。得出结论:虽然我国外汇占款近年来出现下降趋势,但仍然是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对基础货币起决定性作用。同时,外汇占款的变动对其他货币投放渠道产生影响,使得基础货币的结构发生变化。第五章为政策建议。为应对外汇占款变化对基础货币和货币政策产生的影响,央行需要引导市场对流动性的理性预期,降低风险预期从而降低利率成本:完善并利用市场环境,创造新型货币市场工具并促进货币工具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