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糖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症状。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快,糖尿病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其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已成为威胁人们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复方中药制剂治疗糖尿病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并显示出良好的疗效。根据中医的用药指导方针和当前的文献报道,我们通过对传统古方(消渴方)及其衍生复方等多味中药进行了优化组合,制成含有地黄、知母、天花粉等中药材的纯中药降糖颗粒制剂。目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探讨中药新药降糖颗粒对2型糖尿病大鼠降糖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开发该降糖颗粒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糖尿病造模组(50)。采用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28 mg·kg-1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降糖颗粒高、中、低剂量组(22.8,11.4,5.7 g·kg-1),二甲双胍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各降糖颗粒治疗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连续灌胃5周后,氧化酶法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的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的空腹胰岛素水平(fasting insulin levels,FINS),c-反应蛋白(creactprotein,crp),il-6的变化;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免疫印迹法检测肝脏中葡萄糖激酶(gk)蛋白的表达情况;rt-qpcr法检测肝脏中gkmrna的表达。比较分析各组大鼠药物干预后上述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采用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低剂量stz诱导2型糖尿病模型成功(fbg>11.1mmol·l-1),发生胰岛素抵抗。(2)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大鼠的fbg、fins、iri、tc、tg、ldl-c、crp、il-6、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0.01),血清sod、hdl-c含量显著降低(p<0.01)。给药治疗5周后,与模型组比较,降糖颗粒治疗组(高、中、低)大鼠血清fbg、iri、fins、tc、tg、crp、il-6均显著降低(p<0.05,0.01),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给药治疗5周后,与模型组比较,①降糖颗粒高剂量组大鼠血清ldl-c含量显著降低(p<0.01)。hdl-c有所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但无显著性差异;②降糖颗粒中剂量组大鼠血清ldl-c含量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显著下降(p<0.01)。hdl-c水平有所升高(p>0.05),无显著性差异;③降糖颗粒低剂量组大鼠血清hdl-c水平上升(p<0.01),ldl-c、mda含量下降(p>0.05),无显著性差异。(3)he切片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中脂肪的沉积明显增多。药物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较,降糖颗粒组大鼠肝脏中脂肪的沉积减少。(4)降糖颗粒治疗后,免疫印迹和rt-q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gk表达量显著降低。经药物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降糖颗粒高剂量组治疗组糖尿病大鼠肝脏gk表达量增多。结论:新降糖颗粒能改善胰岛素抵抗、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减轻炎症作用,改善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能力;上调肝脏葡萄糖激酶的表达,抑制肝糖原的输出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