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及其有效性是一个复杂而且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它是目前货币经济学中的前沿课题,也是货币政策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中外学者对该问题有着诸多的争论。1997年以来中国一直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然而货币政策所起的作用却远不尽如人意。虽然其中的原因纷繁复杂,但显然与在中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信贷渠道不畅通、低效率有着密切关系。实践呼唤着理论的指导以提高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有效性。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货币政策在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中央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不可缺少的手段。但是,由于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发挥受到了中国诸多特有因素的制约。在中国目前的金融体制背景下,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信贷渠道在货币政策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传导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然而信贷渠道不畅通、效率低下,导致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不佳,从而影响国民经济的增长。在借鉴西方货币政策传导理论基础上,客观评价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证研究信贷渠道的有效性,并以在信贷传导过程中有重要地位的商业银行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信贷渠道不畅通、低效率的主要原因;最后,有的放矢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本文的研究注重以西方货币金融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比较研究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及其有效性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因此,本文在分析中除了规范分析以外,有意将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突出了研究中的定量分析。实证分析主要是对所研究的统计数据或相关资料进行加工、处理与运算,采用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等现代经济计量分析技术,建立了含有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的宏观计量模型,实证研究结果支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 除导论对论文的主题与背景、研究的假设前提、研究思路与方法、国内外研究概况与文献回顾、论文的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以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等内容进行阐述外,本文共分三章,其主要研究涉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评述、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经济学分析、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不畅通、低效率的主要原因,以及改进中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对策性建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