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米仓—大巴山前带及周缘地区原始油气成藏条件好,但后期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导致油气保存条件破坏严重。寻找保存条件良好的地区是油气勘探的重点。本文在分析米仓—大巴山地区盖层特征和构造作用基础上,重点对水文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综合分析评价了研究区的油气保存条件,为今后油气勘探提供技术支撑。论文主要取得以下成果认识:(1)米仓—大巴山前带及周缘盖层发育,层系多,类型多样。主要包括膏盐岩(中下三叠统雷口坡组和嘉陵江组)和泥页岩(中侏罗统上沙溪庙组、下沙溪庙组、千佛崖组;下侏罗统自流井组;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二叠系;中下志留统和寒武系),以及部分含泥质致密灰岩;(2)自燕山期开始,雪峰隆起、秦岭、龙门山,分别从东、北东、北西三个不同方向,往四川盆地逆冲推覆(主变形期为晚白垩世以来的晚燕山运动和喜山运动),构造作用尤其是强烈的断裂破碎和抬升剥蚀作用对油气保存条件的影响严重。同时,往盆内方向,构造变形强度逐渐减弱,油气保存条件逐渐变好。构造变形特征导致山前带油气保存条件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和分段性;(3)现今大气降水从米仓山、大巴山构造带沿断裂和地层破碎露头往盆地内渗入,其下渗作用往盆地方向逐渐变弱。古生界裸露区由于缺少良好的区域盖层封隔作用,大气水下渗作用强烈,油气保存条件整体较差;在中下三叠统膏盐岩和侏罗系泥质岩盖层分布区,大气水下渗被阻挡,油气保存条件整体良好;(4)米仓—大巴山前带及其周缘(尤其是强变形带)地层古流体活动活跃。早期的构造运动促进或有利于山前带油气藏的形成,起破坏作用的是晚燕山—喜山运动;(5)米仓-大巴山前地区由冲断带往盆地方向,可划分为:A、B、C、D四个带。A带油气保存条件彻底破坏;B带油气保存条件破坏严重;C带则与B带类似,但膏盐岩发育程度提高,保存条件得以明显改善;D带构造稳定,油气保存条件好;南江区块东南部至镇巴区块西北部的三叠系膏盐岩覆盖区是山前带油气成藏保存条件最有利地区;山前冲断带冲断层及其控制的构造反冲三角带内普遍发育压力封存箱,是目前最有利的海相油气成藏保存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