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石窟寺双面人像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he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巩义石窟寺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佛教石窟。开始建造于北魏晚期,原名希玄寺。现存5个大窟,摩崖大像3尊,佛龛约1000个,摩崖造像龛238个,总计造像7700余尊,铭刻186方。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至唐宋。雕刻总体风格与龙门石窟相近,但规模相对较小,整体造像艺术水平也不如龙门石窟,但其中也不乏精品。题材除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还有礼佛图、神王、怪兽、伎乐等等。皆有自身的艺术价值有待我们去研究。巩义石窟寺双面人像是石窟艺术中的一种,石窟艺术是佛教信徒们赖以信奉的载体,在石窟内的每一个雕像均为祈愿的人们服务。由于佛教在各个时代、各个阶层的信仰不同,所以信仰者们信奉的神就有所不同。因此,在造像题材上也有所侧重。巩义石窟寺双面人像,在雕刻艺术题材上相对新颖,在造型上较独特,在石窟雕刻艺术中也不多见。根据目前看到的以及接触到的资料中得出,对双面人像这一艺术造型研究的专家、学者少之又少。大多数的学者都以神王称谓,但对该像的本身的涵义及渊源研究的还不够深入。因此,本文的重点放在追溯双面人像本身的艺术内涵和来历上。本文从艺术学、图像学、佛教经典对双面人像做了细致的艺术研究。对双面人像所处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做了简要的概述,具体的雕刻时间上做了大量的分析取证。对双面人像的造型、服饰、艺术雕刻手法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结合双面人像相似和有关的图像进行了对比梳理,把双面人像归结到鬼子母神。这一形象出现在石窟中,主要是为了宣扬大乘佛教之教义,用来教化世人,指引人们弃恶从善。折射出汉化佛教在当今,为社会的和谐起着调和作用。
其他文献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气象卫星资料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0806号台风"风神"登陆后的暴雨强度和落区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台风暴雨主要发生在台风登陆后48 h内,水汽通
数据挖掘是指从大量数据中揭示出隐含的、先前未知的并有潜在价值的信息的非平凡过程,它是一种有趣的知识获取的过程,同时也是解决“数据海量、知识匮乏”的有效途径。数据关
绵萆薢Dioscoreae spongiosae作为一种常用中药,其含有甾体、二芳基庚烷、木脂素类、有机酸及酯等多种化学成分,临床上主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乳糜尿、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一种新兴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的双向数据通信,以此来获得相关数据信息,实现对目标的识别。超高频(UHF)射
目的:观察灯火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灯火灸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对
罗望子(Tamarindus indica L.)是丰产多用途的常绿高大优良果树。本文系统地对罗望子种质资源收集和整理、繁殖栽培技术、果实的化学组分分析和开发利用以及生态学价值等方面
橡胶树是一种经济作物,主要以采集胶乳为目的,橡胶木材是橡胶树的副产品。橡胶树的经济周期为25~30年,30年后,橡胶树产胶量下降,只能采取更新措施,开发橡胶木材。过去,在大多数国家,橡
上好语文课,文本解读是第一步。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高低,决定着课堂能达到怎样的一种状态和效果。只有当教师对文本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
民间信仰是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共同关注的问题,民俗学偏重于对民间信仰现象的现状及变迁的描述,人类学偏重民间信仰对信众的影响,社会学侧重从社会视野探讨民俗信仰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