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抗锈病的组织细胞学观察及胼胝质沉积的初步研究

来源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豇豆单胞锈菌(Uromyces vignae)引起的小豆锈病,是严重影响小豆产量与品质的重要病害之一。大量研究表明,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作物锈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但目前对小豆抗锈病的机制尚不明确,导致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小豆抗病资源的选育和利用。因此,本研究以抗锈性差异明显的小豆品种为材料,利用荧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锈菌夏孢子在抗、感品种叶片上的侵染过程,探明小豆抗病的组织细胞学事件;同时测定了不同抗性品种在锈菌侵染过程中,抗病相关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H2O2含量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明确小豆胼胝质合成酶基因家族成员的数量、基因结构和染色体定位等信息,分析了该家族成员应答锈菌侵染的表达模式,并测定在锈菌侵染过程中,不同抗性品种胼胝质含量的变化情况,为解析小豆抗锈病的机理奠定理论基础。研究取得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荧光显微镜技术观察了锈菌夏孢子在小豆抗、感品种叶片上的侵染过程。结果表明,在感病品种中,病原菌接种后6 h就可产生附着胞,接种后24 h即可成功侵入寄主,至接种后48 h可在寄主细胞间隙产生大量侵染菌丝,接种后192 h即可产生夏孢子;而在抗病品种中,病菌于接种后12 h形成附着胞,比感病品种晚6 h,接种后24 h可侵入寄主,但入侵后形成的气孔下囊大量畸形,接种后120 h胞间仅形成少量侵染菌丝,且侵染菌丝的扩展范围明显小于感病品种。此外,抗病品种中,侵染菌丝周围寄主细胞出现了明显的胞壁沉积物,且叶片表面可见明显的细胞坏死。以上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对病原菌侵染结构发育的抑制、胞壁沉积物的形成及过敏性坏死反应,是其高抗锈病的重要原因。2.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对锈病菌夏孢子在小豆抗、感品种叶片上生长发育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发现,感病品种中,接种后120 h,菌丝在寄主细胞间隙贴近寄主细胞生长时,寄主细胞生长正常,并未观察到细胞器的解体;而在抗病品种中,接种后120 h,菌丝周围寄主细胞内的细胞器逐渐解体,呈现坏死反应。由于亲和互作,感病品种中锈菌吸器形成时,诱导寄主植物产生管状结构,向吸器传输营养;而在抗病品种中,吸器体在寄主细胞内产生时,寄主细胞壁上产生的胼胝质乳突结构紧紧地将吸器围住,使其败育。当侵染菌丝靠近抗病寄主细胞时,寄主细胞壁的增厚和质壁分离也能限制锈菌的侵染。以上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在锈菌侵染过程中通过胼胝质乳突的形成和过敏性坏死以抑制锈菌的侵染和扩展。3.采用生理生化技术,测定了小豆抗、感品种响应锈菌侵染过程中体内H2O2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锈菌侵染过程中,抗、感品种H2O2含量和PAL酶活性都明显高于不接种对照。在锈菌整个侵染过程中,抗、感品种H2O2含量的变化均呈现明显的双峰变化趋势,分别于接种24 h和120 h后H2O2含量达到峰值,第一个峰值出现时,感病品种H2O2含量高于抗病品种,而第二个峰值出现时,抗病品种H2O2含量显著高于感病品种。与H2O2含量的变化趋势类似,抗、感品种PAL酶活性都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但抗病品种中PAL酶活性始终高于感病品种,并在接种后24 h达到峰值,是感病品种的1.8倍。以上结果表明,抗病品种通过调节体内H2O2含量和PAL酶活性以激活植物免疫反应,从而对锈病产生明显的抗性。4.细胞学中观察到,在抗病品种中,寄主细胞壁产生乳突结构使吸器败育,进而阻止病菌侵染,研究表明乳突能产生大量胼胝质,因此为深入解析胼胝质积累在小豆抗锈病中的作用,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小豆全基因组中胼胝质合成酶基因(Va GSLs)进行鉴定,共获得Va GSLs基因家族成员16个,归属于4个亚类,包括GSL-1、GSL-2、GSL-3和GSL-4。基于转录组数据分析Va GSLs成员的表达情况发现,Va GSL1、Va GSL2和Va GSL6在接种后24 h和48 h均显著上调,再进一步对抗、感品种接种后不同时间叶片胼胝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抗病品种在整个侵染过程中,其胼胝质含量增长率都显著高于感病品种,最高可达73.2%(接种后24 h),此时感病品种胼胝质含量增长率只有19.1%,以上结果表明胼胝质的累积参与了小豆抗锈病的过程。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与氧化损伤有关的慢性疾病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健康,当机体受到外界刺激时,体内活性氧(ROS)增加,导致氧化还原系统失衡,进而积累过多的ROS,而过多ROS会损伤细胞、组织以及系统等,进而造成一系列疾病。合理使用抗氧化剂可以抑制或减缓氧化的发生,但由于合成抗氧化剂具有较大的毒性,所以天然抗氧化剂因其毒副作用小且抗氧化能力强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其中抗氧化肽是新型的天然抗氧化剂。抗氧化肽因具有
近年来,大庆地区土壤盐碱化程度逐渐加重,而微生物改良盐碱土是当今的研究热点。应用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可以改善植物根系微环境,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植物对胁迫的抵抗能力,最终达到改良盐碱土壤的效果。而在中性土壤中筛选得到的PGPR大多数难以在盐碱环境下生存并发挥作用。本研究以大庆市盐碱地中生长良好的耐盐碱植物猪毛蒿和碱蓬根际
抗氧化剂(Antioxidants)是一类可以抑制生物大分子过氧化或清除体内自由基,从而祛除自由基对人体损害的一类物质。抗氧化肽是抗氧化剂的一种,是通过水解动植物蛋白获得的生物小分子活性肽,具有低毒无害且来源广泛等优点。研究团队在前期制备了具有良好抗氧化活性的英国红芸豆蛋白抗氧化肽,但活性低于目前食品工业应用的合成抗氧化剂。为了进一步提高其抗氧化活性,以抗氧化肽的冻干粉为原料与木糖进行糖基化反应,
玉米黄质是一种类胡萝卜素,广泛存在于玉米、蛋黄、绿色蔬菜等食品中,其作为色素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同时,玉米黄质也具有潜在的健康调节作用,初期因其在治疗眼部疾病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效果而被广泛熟知。近年研究表明,玉米黄质在预防或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食道癌、结肠癌等方面表现出较好的生物学功能,在相关研究中发现其对胃部疾病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目前此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玉米黄质不可自身形成,故需通过食物摄
豌豆是世界上重要的豆类栽培作物,其营养全面且均衡,具有生物价高,功效比大的特点,其蛋白含量高,是良好的植物蛋白来源之一。我国虽豌豆资源丰富,但常用于淀粉的制备,其副产物豌豆蛋白的利用率则不高,常用于饲料生产或直接作为生产废料,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除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外,豌豆蛋白还具有较好的功能特性,是良好的植物蛋白肽来源,已有研究表明豌豆肽具有多种功能特性,其中抗氧化性较为突出,且其功能特性与制备
玉米秸秆空间结构稳定,难以被厌氧消化所利用。为提高农业废弃物的利用率,解决玉米秸秆利用率低的问题,探讨了自主筛选木质纤维素分解复合菌系对不同木质纤维素材料分解效果及产气潜力,并对复合细菌系进行鉴定。发酵周期为15天,通过p H、玉米秸秆的减重、酶活性、木质纤维素的含量、SCOD含量、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产甲烷量等指标评价玉米秸秆的分解效果,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微生物多样性。本实验综合了物理化学生物
针对垂直轴风力机风能利用率低、自启动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板形变桨垂直轴风力机,对该风力机的气动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确定最优变桨方案并分析其自启动性能。本文基于-湍流模型的计算流体力学方法与滑移网格、UDF技术相结合,系统的研究顺流垂旋型垂直轴风力机的气动载荷、风能利用率等气动特性问题,以期为垂直轴风力机的设计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主要工作包括:(1)使用ICEM软件对模型进行前处理,通过Flu
收获是板蓝根生产的主要环节,目前板蓝根机械化收获作业水平低,相适用的收获机械装备尚属空白。为提高板蓝根机械化收获水平,提升板蓝根收获效率和质量,该文设计一种适用于单垄作业的摆动筛式板蓝根收获机,利用结构设计、理论分析、计算机虚拟仿真试验和田间试验等方法与手段,对板蓝根收获机两大关键部件—挖掘部件和分离部件进行设计与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板蓝根种植基地为研究对象
高粱炭疽病是目前高粱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高粱的产量与品质。目前国内对于高粱炭疽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害的发生与防治,对高粱抗炭疽病的机制研究暂未见报道,对引起高粱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也存在一定争议。因此,本文以明确黑龙省高粱炭疽病致病菌种类为基础,筛选抗高粱炭疽病的品种,分析高粱抗炭疽病的生理生化特性及抗性基因表达,为高粱炭疽病的可持续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黑豆营养丰富,且具有多种功能特性,这与其富含大量的多酚物质密切相关。热处理是黑豆食用前必要的加工过程,但加工会使多酚遭到破环或使其发生转化,从而对其功能活性产生影响;除加工外,胃、肠消化过程中消化酶及酸性环境对多酚也同样具有重要影响,其在胃肠道的消化吸收率也直接导致其功能作用发挥的程度。而目前,热加工对多酚类物质的影响尚不清晰,熟制黑豆再经胃肠道消化后其多酚类物质的消化吸收程度以及种类、含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