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陕西省秦岭北麓的周至、眉县一带是我国猕猴桃主产区,近年来猕猴桃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种植面积占全球的近30%。但由于猕猴桃生产中农户盲目施肥、环境保护意识缺乏,导致猕猴桃主产区施肥过量问题尤为严重,其中以氮素过量投入更为普遍,对长期不合理施肥引起的土壤氮素累积及对地下水污染等影响已有一些研究,而对猕猴桃集中产区氨挥发损失研究尚少见报道。秦岭北麓猕猴桃主产区南依秦岭,气态氮素损失进入大气后沉降特性如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基金“石灰性土壤无机碳库对大量氮素输入的响应及意义”(4167129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西省秦岭北麓的周至、眉县一带是我国猕猴桃主产区,近年来猕猴桃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种植面积占全球的近30%。但由于猕猴桃生产中农户盲目施肥、环境保护意识缺乏,导致猕猴桃主产区施肥过量问题尤为严重,其中以氮素过量投入更为普遍,对长期不合理施肥引起的土壤氮素累积及对地下水污染等影响已有一些研究,而对猕猴桃集中产区氨挥发损失研究尚少见报道。秦岭北麓猕猴桃主产区南依秦岭,气态氮素损失进入大气后沉降特性如何?是否会对秦岭自然生态系统植被产生影响?也少见研究。为此,本研究以秦岭北麓的周至县俞家河流域为主要研究对象,监测了猕猴桃园、粮田、自然林地监测氨挥发损失;小流域不同区域大气氮干湿沉降(以秦岭南区宁陕县火地塘及杨凌分别作为受人类活动影响小及相对较大的对照);测定了不同生态区苔藓及多种植物叶片、根及土壤的全氮、有机碳及叶片δ15N自然丰度,以评价氮沉降对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植被和土壤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周至县俞家河小流域猕猴桃园、粮田、自然林地氨挥发累积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果园氨挥发累积量为11.57~13.98 kg NH3 hm-2,粮田1.64~2.27 kg NH3 hm-2,林地3.14 kg NH3 hm-2。猕猴桃园氨挥发量与施肥时期有关,春季萌芽肥期间施氮量最高,挥发量最高;基肥和膨大肥期间挥发较低。(2)从北向南由杨凌、周至县岭梅及民主到宁陕县火地塘监测期间干+湿沉降通量分别为:30.34、26.94、31.41及7.68 kg hm-2,其中湿沉降分别为:22.31、20.14、24.59及5.6 kg hm-2,干沉降分别为:8.03、6.80、6.82及2.08 kg hm-2;杨凌、岭梅、民主、火地塘四地的年沉降通量分别为:22.42、20.17、23.16及4.8 kg hm-2。杨凌、岭梅和民主的干、湿沉降均明显高于火地塘,四地均以湿沉降为主,占到总沉降的76.5%,且沉降形态以NH4+-N为主,其次为NO3--N和可溶性有机氮(DON),三种形态分别占氮总沉降的46.6%、28.3%、20.5%。(3)岭梅、民主、火地塘三地采集植物的叶片、根系及根系附近土层在全氮、有机碳、碳氮比及δ15N自然丰度均表现出较为一致的结果。由于受施肥等人为活动的影响,采集的12种植物中7-9种植物叶片、根系及土壤全氮含量均是人为活动大的地区的岭梅村和民主村人为活动大的地区高于人为活动较少的火地塘;有机碳在植物叶片、根系、土壤中均是火地塘高于民主和岭梅。C/N结果与有机碳结果表现一致,即植物叶片、根系、土壤C/N火地塘高于民主和岭梅。植物叶片δ15N自然丰度岭梅、民主地区的植物叶片δ15N值相比火地塘偏负,在-5.925~8.07‰之间,这与化学肥料中NH4+的δ15N丰度低于大气中的N2丰度有关。秦岭北麓猕猴桃密集种植区由于氮投入量高及人类活动较强,进入大气的氮素通过沉降影响了附近的林地植物和土壤。综上所述,果园氨挥发是氮肥损失的一个重要途径,研究区果园每年有平均800 kg N hm-2的氮投入,大量的氮素通过挥发的方式进入大气,影响大气氮素循环,导致该地区大气中氨浓度升高,大气干湿沉降结果证实氨挥发影响大气中氨的浓度,火地塘氮沉降量作为背景值证明猕猴桃种植区长期大量施肥导致大气中氨浓度升高,同时通过干湿沉降的方式影响附近的林地植物和土壤。因此,应采取措施减少秦岭北麓猕猴桃产区氨挥发损失,减少大气活性氮含量,保护秦岭自然生态环境。
其他文献
砒砂岩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土壤侵蚀十分严重,每年有大量泥沙输入黄河,其土壤侵蚀治理问题长期以来是我国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众多学者在砒砂岩区生态修复以及水土流失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显著改善了该区的生态环境,但目前砒砂岩地区水土流失的状况仍然非常严峻,人工林逐渐退化,物种更新困难,治理质量依旧需要提升。鄂尔多斯市砒砂岩区生态退化严重,因此,本研究从砒砂岩地区植被恢复重建、生态建设和治理开发的需求出发,
多环芳香化合物(Polycyclic aromatic compounds,PACs)是土壤中常见的一类污染物,由于PACs的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PACs的污染严重威胁着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实现PACs污染土壤的安全利用,化学修复技术已成为土壤中PACs去除的常用手段。其中,基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species,ROS)的高级氧化技术,可以实现PACs污染土壤的安全高效
我国农田氮素养分流失量大,面源污染严重,对此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型的新型肥料越来越受到重视。现代农业生产中最常见的缓释肥是包膜肥料,但包膜材料不易降解,连年施用将对土壤造成污染。现在迫切需要一种环境友好型的肥料。为此本研究以廉价的葡萄糖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合成碳球(CSs),以其作为肥料载体,然后利用直接掺混法、水溶浸泡吸附法、水热法和共热解法制备新型的炭基缓释氮肥,直接掺混、水溶浸泡吸附和水热法合成的
水资源对于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土地利用是影响区域水文水质过程的原因之一,它能够改变区域植被的种类、各类景观格局的特征以及流域水循环过程。但是,土地利用通过植被类型和景观格局影响区域水质的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因此,本文以青藏高原黄河上游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和典型农业密集区——青海省的河湟谷地作为研究区域,分析河湟谷地湟源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和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内河流平水期和丰水期的水质状况。基于实
生物有机肥作为环境友好型肥料,兼具有机肥和菌肥的肥料效应,可增进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农产品品质,在可持续农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大多数生物有机肥的生产采用将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与有机肥直接混合即为生物有机肥的简单工艺,造成了生物有机肥有效活菌数低和功能不稳定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从微生物生长繁殖规律和代谢产物累积特点角度出发,以本实验室保存的生防枯草芽孢杆菌CY1为
传染病防控应急措施实施和开展过程中,根据黑龙江省最新指挥要求和规范,从科学角度出发,利用医疗机构分级、分类组建2所定点医院和2所后备收治医院。按照“集中患者、集中资源、集中专家、集中收治”的治疗原则,以便高效地做好传染病收治工作。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哈南分院成为后备医院,以黑龙江省“小汤山”医院模式进行院感建设,于2020年2月15日完成设计、设备资产、技术改造、消毒、检验、后勤保障等。对
培养新疆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维护新疆的社会稳定,推动民族团结事业的发展、维护祖国的统一具有重要意义。大学语文课程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关键课程,也是增强大学生文化认同的主阵地,更是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渠道。以新疆工程学院为例,根据现阶段复杂学情,从大学语文的课程设置覆盖、开展针对性分类教学、明确教学目标、划分教学内容模块四个方面来阐述改革思路,希望能有效推进高校大学
生物炭由于其原料廉价,性质优良等优点被广泛用于环境修复领域。生物炭以及生物炭基复合材料在污染物吸附领域表现出巨大的潜力。但是,在物理和化学作用下,环境中的生物炭质会被逐渐风化分解为粒径更小,迁移性更强,化学反应更高的生物炭胶体颗粒(Colloidal Biochar,CBC),这些胶体颗粒可以作为活性载体吸附环境中的污染物并协同污染物共迁移,从而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CBC还可以通过孔填充等作用吸附
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使用年限的延长,我国设施土壤作物连作障碍日益严重,强还原土壤灭菌法(reductive soil disinfestation,RSD)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土壤修复技术开始在设施栽培中广泛应用。但是,迄今为止的大量研究多聚焦于其对土壤的修复效果,而忽视了对调控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缓解连作障碍具有同样重要意义的土壤有机碳(SOC)。因此,研究使用RSD技术过程中SO
温室气体大量排放是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引起的一系列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而农业活动是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如何通过有效的农田管理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缓解气候变化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秸秆的有效利用是提高土壤质量与固碳减排的重要措施。为了进一步明确秸秆投入与其它农田管理措施结合下土壤性质、作物生产力、温室气体排放等的影响,本文基于2021年前公开发表的关于秸秆投入下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