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认知语义学领域,“视角”被用于指代一种典型的认知现象,其表示作为“语境观察者”的读者在阅读文本时会运用特定的认知模式对文本的语境场景进行建构,从而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小说作为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由于其集中于对人物动作、心理活动和场景的描述,其文本的认知特点较为明显,值得进行研究和探讨。然而,从相关研究来看,将文学文本和Talmy视角理论相结合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选取中英文版欧,亨利小说集《四百万》中的十篇小说作为语料来源,从Talmy划分的认知视角的四个方面对中英文文本的认知现象进行探讨,并试图回答这样的问题:在Talmy划分的视点位置、视点距离、视点状态和观察方向这四个不同的方面,中英文版《四百万》的视角模式会呈现出怎样的异同?是什么原因使得中英文文本的视角模式出现差异或倾向于保持一致?本研究首先通过细读中英文版小说文本,对具备视角模式中认知视角四个方面的语句进行筛选,并对语句进行量化分析从而了解中英文视角模式相同和不同的情况及其数量。其次,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要方法,将语料中具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分析,探讨语句特定的视角模式,从而了解中英文的视角模式存在的一致性和差异性。最后,本研究将发掘定性分析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最显著的中英文认知特点及其原因。研究有以下发现:(1)在视点位置方面,即便中英文《四百万》均从旁观者的第三人叙事视角进行叙事,仍旧有高达几十个语句通过第一人称词和第二人称词的选用将叙事视角置于语境之内,且中英文小说文本均倾向于将地点指示中心置于语境的相对空间之内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语境。因此,在人物及场景视角点的确立上,中英文视角模式一致的情况远多于不同的情况。(2)在视点距离方面,由于中文相比英文而言更倾向于使用远近指示词改变读者与语境的距离,中英文视角模式不同的情况远多于相同的情况。此外,延展程度作为另一个影响视点距离的因素,由于中英文在时间类表达上具有的延展程度不完全相同,在此方面的中英文视点距离模式不同的情况略多于相同的情况。(3)在视点状态方面,中英文语言结构所引发的概要与序列式场景扫描模式基本一致,所以在此基础上的中英文视角模式一致的情况远多于不同的情况。但是,在指示对象的相对运动与静止这一方面,由于在描述静态场景时的英文介词更易表现出指示对象本身不具备的“运动路径”,中英文视角模式不同的情况较多但从数量上看不同的情况略少于相同的情况,且英文使用动态性视角模式频率远高于中文。(4)观察方向方面的变化最为多样化:虽然从扫描顺序看中英文视角模式相同情况远多于不同的情况,但由于中英文句式结构具有多变性,中英文文本“直视点”(即倾向于表达主要信息的主句)的变化模式极为复杂。其中最明显的特点是,与英文相比,中文使用并列句使得“直视点”被同时放置于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件的频率远高于英文,因此,中文更易使读者注意力分布于多个不同事件。通过本研究在认知视角方面对《四百万》的中英文本的分析,不仅小说所具备的认知特点被发掘,而且中英语言本身在认知视角上所具有的相同或不同也一目了然。由此可见,将Talmy视角理论结合于文学文本的认知特点分析具有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