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小青龙汤乃《伤寒论》的重要方剂,被历代医家推崇。本课题以文献整理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为前提,运用现代统计学原理,进行回顾性研究,全面、系统地阐述其功效及临床运用,总结其证治规律;更重要的是探讨仲景辨证论治的精髓——方证相对的原则和随证施治的灵活性,为扩大经方的临床运用提供一种参考。
方法:首先复习相关理论文献,从理论上对其进行全面梳理。接着对小青龙汤的药物组成、方义、煎服法、剂量考证、功效、现代药理、禁忌症及《伤寒论》、《金匮要略》相关条文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其功效及归属,阐述仲景运用小青龙汤的一般规律,突出方证相对的原则;在分析配伍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药物性味归经等特点,总结仲景化裁小青龙汤的一般规律,突出随证施治的灵活性。接着以方证名称为前提,尽可能地收集古今典型小青龙汤医案,运用现代统计学原理,采用频数分析的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找出小青龙汤证的发病规律;并找出其主要症状、次要症状、偶见症状、舌脉变化等,从而确立小青龙汤证的诊断标准、辨别要点;最后通过对医案中药物剂量及味数的统计分析,找出小青龙汤证与药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一般规律,总结古今医家运用小青龙汤的临证思路。
结论:麻黄辛温,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尿行水,作用全面为君药。桂枝辛温,即解肌发汗,助麻黄解表;且温肾阳化气,以行水逐饮为臣药。干姜温脾肺之寒;半夏降逆和胃,祛痰化饮。细辛五味降逆下气止喘。芍药甘草敛阴和营,缓解支气管痉挛以止咳喘,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亦为使。方中散中有敛,芍药五味甘草性收涩,以防麻桂姜辛辛散耗肺气。麻桂逐上焦肺水饮,夏姜逐中焦脾水饮,上中二焦,脾肺二脏同治。辩证要点:1,主症:咳喘,痰多清稀;舌苔白滑。2,此方用途广泛,凡辩证为肺失宣降,脾肺寒饮内停均可用,不一定非为表症。值得一提的是,在掌握小青龙汤证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临床运用小青龙汤还应注意因人、因时、因地、病之标本缓急等问题,如此才能切实有效地掌握经典辩证论治思想体系的精髓。
方法:首先复习相关理论文献,从理论上对其进行全面梳理。接着对小青龙汤的药物组成、方义、煎服法、剂量考证、功效、现代药理、禁忌症及《伤寒论》、《金匮要略》相关条文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其功效及归属,阐述仲景运用小青龙汤的一般规律,突出方证相对的原则;在分析配伍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药物性味归经等特点,总结仲景化裁小青龙汤的一般规律,突出随证施治的灵活性。接着以方证名称为前提,尽可能地收集古今典型小青龙汤医案,运用现代统计学原理,采用频数分析的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找出小青龙汤证的发病规律;并找出其主要症状、次要症状、偶见症状、舌脉变化等,从而确立小青龙汤证的诊断标准、辨别要点;最后通过对医案中药物剂量及味数的统计分析,找出小青龙汤证与药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一般规律,总结古今医家运用小青龙汤的临证思路。
结论:麻黄辛温,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尿行水,作用全面为君药。桂枝辛温,即解肌发汗,助麻黄解表;且温肾阳化气,以行水逐饮为臣药。干姜温脾肺之寒;半夏降逆和胃,祛痰化饮。细辛五味降逆下气止喘。芍药甘草敛阴和营,缓解支气管痉挛以止咳喘,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亦为使。方中散中有敛,芍药五味甘草性收涩,以防麻桂姜辛辛散耗肺气。麻桂逐上焦肺水饮,夏姜逐中焦脾水饮,上中二焦,脾肺二脏同治。辩证要点:1,主症:咳喘,痰多清稀;舌苔白滑。2,此方用途广泛,凡辩证为肺失宣降,脾肺寒饮内停均可用,不一定非为表症。值得一提的是,在掌握小青龙汤证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临床运用小青龙汤还应注意因人、因时、因地、病之标本缓急等问题,如此才能切实有效地掌握经典辩证论治思想体系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