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籍俄裔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于1899年出生于俄国圣彼得堡的一个贵族家庭。他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能够熟练地使用俄、英、法三种语言进行文学创作,19岁那年由于俄国革命而被迫离开祖国,开始了持续一生的流亡生涯。他先后辗转于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和瑞士,以在大学中讲授俄国文学和欧洲小说为生。这种居无定所的“飞散”式生活使他接触到各国的不同文化,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历,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心理。 纳博科夫被公认为当代最伟大的文学艺术家之一。他在文学作品中对现代生活的人文关注和对大量后现代写作手法的运用使他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作为一名重视“小说应该怎样写”更胜于重视“小说应该写什么”的文学创作者,纳博科夫作品中所使用的戏彷、互文、反讽等后现代派写作技巧已被人们大量地关注,然而他的小说中各种成分的碎片化和对这些碎片的拼贴技巧却因其运用方式的隐蔽性而被大部分的研究者忽略。我们知道,多数使用拼贴手法的后现代派作家都在作品的形式上追求凌乱、孤立和分裂的效果,以此来表现人类内心的空虚和社会的无序状态,然而,纳博科夫在碎片材料的使用上却另辟蹊径。同样是非线性的叙事,他所拼贴的文本碎片却在杂乱无章的表层结构下蕴含着一种深层的秩序与逻辑,并且小说中的各式碎片可以在一位积极读者的阅读过程中重新组合,各自归位,最终成为一个统一体。这种“破镜重圆”的完整效果使得人们长期忽略了纳博科夫作品中的碎片现象。针对这一研究中的盲点,笔者结合目前在西方学界讨论较热烈的后殖民主义理论研究中关于“飞散写作”的概念,着重从纳博科夫“飞散”式的个人生活经历出发,探讨他流亡的一生在其时间、空间和文化等方面造成的碎片感受和这种感受在作品中的投射,由此对其小说中形成各式碎片的深层原因及因碎片的独特运用方式所彰显出的创作理念作一系统的研究与归纳。 本文首先以“碎片”的形式来比喻纳博科夫从童年到老年在不同国家的生活经历、对不同语言的掌握和在多种文化中辗转的飞散生活,同时介绍了他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在梳理纳博科夫的小说作品时,笔者将其中的碎片现象整理归类为“文体的碎片”、“时空的碎片”、“人物的碎片”和“字谜的碎片”。随后,笔者借鉴“飞散”在后殖民文学话语中的双重含义:即它不仅表达离乡背井的状态,更表达一种强烈的“家园”追求,将纳博科夫的飞散经历和其作品中的碎片现象结合起来,阐述了纳博科夫对待自己流亡命运和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童明教授已于2004年第6期的“外国文学”刊物中以纳博科夫为例来诠释“飞散”,本文在此基础上,更加详实地论证了他的飞散作家的身份:即纳博科夫在长达一生的异域生活中具备了民族主义和跨民族主义并存的飞散精神,并形成了包容多种文化的飞散视角,以及在以碎片建构的特殊生命整体中真正实现了“飞散者在世界中发现家园”的超越逻辑;同时,笔者借鉴比较文学中“读者反应论”的研究方法,阐述了纳博科夫在“碎片”材料的应用中所追求的“审美狂喜”的艺术效果,论证了纳博科夫的飞散经历对其创作理念的深刻影响。 纳博科夫的小说作品于上世纪60年代出现在面临着文学形式枯竭的美国文坛,他的飞散写作对化解这场文学危机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其飞散者的视角和独特的创作风格无疑值得处于“后”时代的我们进一步地去思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