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分析来自上海市某两所三甲医院肝移植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相关危险因素,验证肝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为临床肝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提供有效准确的预测评估工具,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得以加强,发病率得以降低,改善肝移植术后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率。【研究方法】采用队列研究对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于上海市某两所三甲医院肝移植中心行肝移植手术受体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首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然后根据肝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对入选患者进行评分,分为低危险组(0~3分)、中危险组(3.1~6分)、高危险组(>6分),比较模型预测感染率和实际感染率。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及O/E值对模型预测感染风险的符合程度进行评价;采用C-统计量(ROC曲线下面积)对模型预测感染风险的判别效度进行评价。【研究结果】1.基本情况共收集符合纳入标准、可供分析的肝移植患者114例,肝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为24.6%(28例)。其中医院A肝移植术后患者54例,肝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为33.3%(18例);医院B患者60例,肝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为16.7%(10例)。感染组的院内死亡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在两肝移植中心患者中,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20例(71.4%),以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最为常见;多重耐药革兰氏阳性菌感染8例(28.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肺部感染,占57.0%。其次是血流感染,占25.0%。2.肝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有10个因素是肝移植术后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包括失血量≥3L、红细胞输入量>8U、留置ICU时间≥10天、机械通气时间>24小时、留置气管插管时间≥72小时、留置导尿管时间≥5天、留置胃管时间≥4天、再次气管插管、再次手术和胸腔穿刺。而年龄、性别、腹水、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高血压、血清肌酐、血胆红素、胆道并发症及留置深静脉导管时间≥14天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下4个因素:凝血酶原时间延长(OR:3.102,95%C I 0.066-9.024,P=0.038)、ICU留置时间≥10天(OR:3.745,95%CI 1.313-10.687,P=0.014)、气管插管时间≥72小时(OR:8.972,95%CI 1.983-40.582,P=0.004)、胸腔穿刺(OR:3.564,95%CI 1.223-10.387,P=0.020)是影响肝移植术后MDRO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3.肝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验证两肝移植中心共114例患者,多重耐药菌实际感染率为24.56%,而模型预测感染率为20.2%,O/E值为0.822,H-L检验的P值为0.944,结果提示该模型对肝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具有较满意的预测符合程度。根据风险预测模型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低、中、高三个风险组,各组O/E值分别为0.510、1.041、1.427;提示该模型对肝移植术后中危险组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预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但却高估了低危险组患者的实际感染率,低估了高危险组患者的实际感染率。C-统计量为0.757,提示该模型对本研究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与否的预测能力的判别效度表现良好。【研究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是严重影响肝移植术后患者预后的并发症。凝血酶原时间延长、ICU留置时间≥10天、气管插管时间≥72小时和胸腔穿刺是影响肝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虽然在低危险组和高危险组的预测符合程度上存在不足,但在肝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整体符合程度及判别效度均表现良好,能够为临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一定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