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代谢组学方法早期预测脓毒症大鼠预后的初步研究

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ianjin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脓毒症预后的早期预测有助于采取更为恰当的治疗措施以改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但目前仍缺乏有效的预测手段。本文应用代谢组学方法构建一个能早期、快速、有效预测脓毒症预后的判别模型,筛选与脓毒症预后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以便早期采取积极措施以改善脓毒症预后。【方法】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盲肠结扎穿孔组(CLP,n=50)和假手术组(n=25),术后12 h在乙醚麻醉下采用断尾法采集外周血1.5ml,室温下静置120min后,3000 g离心20 min,收集上清液,-80℃冻存。继续观察CLP大鼠生存状况6日,然后根据其预后不同,将其分为生存组(存活期>6日,n=23)、死亡组(存活期24 h~6日,n=22)和废弃标本(存活期<24 h,n=5)。将三组大鼠血清标本经不同的预处理后,分别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仪(HPLC/MS)和核磁共振波谱仪(NMR)分析,获得HPLC/MS谱和~1H NMR谱。对HPLC/MS谱和~1H NMR谱进行数据处理和多元统计分析后,分别获得与各组区分的标志物,然后采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算法(RBFNN)分别构建脓毒症的预后判别模型,并对其预测效能进行评估。【结果】基于HPLC/MS谱图信息,主成分分析法(PCA)可完全区分三组大鼠的生理特征。代谢物鉴定发现,与假手术组相比,CLP组,尤其是死亡组大鼠,其血清中多种游离脂肪酸如棕榈油酸、棕榈酸、亚油酸、软脂酸和硬脂酸的相对浓度显著降低(P<0.05或0.01)。这表明,脓毒症后外周血中用于氧化供能的多种游离脂肪酸被大量消耗,以弥补机体能量生成的不足,其降低程度与预后相关;与上述5个游离脂肪酸不同,CLP组大鼠尤其是生存组大鼠血清中多个多不饱和脂肪酸,如亚麻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二碳五烯醇相对浓度显著升高(P<0.05或0.01),这表明脓毒症后,外周血中具有抗炎作用的多不饱和脂肪大量释放,以抑制过度激活的炎症反应,其外周血浓度越高,预后越好。采用RBFNN构建的脓毒症预后判别模型准确预测的敏感性为(96.1±3.6)%,特异性为(91.0±4.3)%。利用~1H NMR谱图信息,正交信号校正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PLS-DA)也可较好区分三组大鼠生理特征。代谢物鉴定发现,与假手术组相比,CLP组大鼠外周血羟丁酸、乳酸、丙氨酸、醋酸和乙酰乙酸水平显著增加,而甲酸水平显著下降(P<0.05),尤其是死亡组大鼠,其变化程度更为显著,这表明脓毒症后糖、蛋白质、脂肪与核酸的代谢明显异常,且其程度与脓毒症预后相关。采用RBFNN构建的脓毒症预后判别模型准确预测的敏感性为(91.0±5.9)%(n=10),特异性为(87.9±1.1)%(n=10)。【结论】脓毒症后,糖、蛋白质、脂肪和核酸的代谢明显异常,应用基于HPLC/MS和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可全面了解上述应激代谢的变化规律,采用代谢信息构建的模型可早期、快速、有效地预测脓毒症大鼠的预后,有望用于临床。HPLC/MS与NMR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于大分子物质,如脂肪酸代谢,而后者侧重于小分子物质,如糖和氨基酸代谢,综合两者信息有利于全面理解脓毒症后物质代谢的变化规律,进而判断脓毒症的严重程度。
其他文献
胆石症是引起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据国内外文献报道,约占急性胰腺炎发病因素的58%~65%[1].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起病急骤,临床症状复杂多变,治疗时机掌控不易.现将我院收治的急
对我院2003-01~2003-12确诊的68例癫痫儿童进行评估,探讨癫痫儿童心理行为和适应行为的特点,为制定心理行为干预措施及疗效评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传统开放取石创伤大、恢复慢、耻骨后可能感染、损伤膀胱,我院自2001-03~2001-11共用碎石钳取石9例,手术全部成功,疗效满意.同时与我院自1980年以来治疗的20例切开取石术进行
目的:研究二氧化硒诱导肺腺癌细胞系SPCA-1细胞凋亡。方法:采用台盼兰拒染法和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二氧化硒作用不同时间对肺癌SPCA-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通过对由山梨种子长出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的研究,筛选出了适宜诱导及增殖的培养基是ZS(改良的MS培养基)+BA2mg/L+NAA0.1mg/L,适宜生根的培养基是ZS(改良的MS培养基)+IBA3mg/L。
众所周知,儒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在古代有着启迪人们的作用,在现代也可以对人们的为人处世给以借鉴。随着中华民族的崛起,近年来在海内外都兴起了一股国学热潮。
本研究以全株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青贮机理、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的分析,探讨酶制剂、菌制剂在全株玉米青贮的应用和效果。
患者,女性,38岁.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疼痛不适,伴有恶心、反酸、口苦,且反复发作,经口服抗生素、吗叮啉等药物,症状反复发作,近1个月来,上述症状加重,且出现腹泻,3~4*d-